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保护性措施对中低肥力黑土区有机质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3 15:48
  为探索农户采用保护性措施对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SOM)变化的影响,通过跟踪2008年至2015年间梨树县19个乡镇341块农田SOM的变化,分析了免耕、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三项保护性措施采用情况对SOM变化的影响。2015年梨树县SOM平均为18.8 g·kg-1,较8年前下降了10.5%(P<0.05)。土壤初始SOM含量越高,其SOM下降越明显。在初始SOM>20 g·kg-1的区域,SOM显著降低,但在初始SOM≤20 g·kg-1的区域,SOM含量较2008年提升了4.5%(15.3 g·kg-1)。主要是因为SOM≤20 g·kg-1区域采用过保护性措施的农户比例高达63.2%,而SOM>20 g·kg-1区域农户采用比例为49.3%。同时发现在初始SOM较低的土壤,采用单项保护性措施可以维持甚至提高SOM,同时采用三项措施显著提升了SOM。但在初始SOM较高的土壤,两项措施结合才可维持SOM不下降。目前梨树黑土区保护性措施的...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3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保护性措施对中低肥力黑土区有机质变化的影响


2008—2015年间不同土壤SOM等级下保护性措施采用比例

等级图,保护性措施,土壤,等级


图6 2008—2015年间不同土壤SOM等级下保护性措施采用比例无论是土壤SOM较高或较低的区域,当两项技术结合采用时,都能够维持甚至显著提高SOM含量。整体而言,免耕或秸秆还田技术与有机肥配合可以维持SOM含量,效果明显优于仅采用有机肥施用技术,而且随着采用时间的延长,可以提升SOM含量达1.25%(n=5)。由于样本量限制,并没有发现免耕与秸秆还田配合的效果(原因见讨论部分)。三项技术协同采用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如有机肥、免耕和秸秆还田同时采用,可以显著增加SOM含量达1.94%(n=11)。多项技术结合的效果也随着土壤肥力升高发生了衰减,如有机肥与免耕技术结合采用时间超过3 a(样本量n=4)时,可以显著增加低肥力区土壤SOM含量(图8b)。但在SOM>20 g·kg-1区域(图8c)有机肥与免耕技术结合采用(n=8)并没有提高SOM含量。因此,在农业生产时要注意技术的配合使用、技术应用区域的土壤肥力状况和技术的应用时间。

含量变化图,含量变化,土壤,类型


对梨树县341位农户采用保护性生产措施的比例分析发现,8年间采用过保护性措施的农户比例为54.8%,但2008—2015年间农户的田间管理技术应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图5)。在2008年,无人采用免耕技术,仅3人采用秸秆还田技术,但自2011年梨树县开始推广免耕和秸秆还田技术后,到2015年采用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的农户比例分别上升到了12.9%和9.7%。但施用有机肥的农户比例从2008年的27.3%下降到2015年的13.5%。图3 2008—2015年间不同土壤质地SOM含量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均匀还田对东北地区黑钙土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范围,吴景贵,李建明,何瑞成,姚颜莹,王笃超,孙玲,王彩云.  土壤学报. 2018(04)
[2]人为与环境因子对农田土壤有机质影响的比较研究——以典型黑土区和水稻土区为例[J]. 郭乃嘉,史学正,赵永存,徐胜祥,王美艳,孔超.  土壤学报. 2016(05)
[3]吉林省农田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特征[J]. 焉莉,王寅,冯国忠,高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4]东北玉米带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性状的影响[J]. 董智,解宏图,张立军,白震,何红波,王贵满,张旭东.  玉米科学. 2013(05)
[5]典型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影响[J]. 张孝存,郑粉莉,安娟,王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4)
[6]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质及其组成的影响[J]. 徐宁,周连仁,苗淑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2(06)
[7]玉米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主要养分的影响[J]. 邢会琴,肖占文,闫吉智,马建仓,孟嫣.  草业科学. 2011(10)
[8]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容重的影响[J].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任图生.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06)
[9]秸秆、有机肥及氮肥配合使用对水稻土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 许仁良,王建峰,张国良,戴其根.  生态学报. 2010(13)
[10]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黑土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韩晓增,王凤仙,王凤菊,邹文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1)

博士论文
[1]松嫩平原黑土区种植结构调整对SOC、土壤pH和侵蚀的影响[D]. 佟玉欣.中国农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23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23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e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