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北方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区生物炭与明矾配施对土壤碳氮状况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18:07
  旨在为大田施用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碳氮状况提供理论依据。在北方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选用生物炭和明矾作为土壤调理剂材料,设计T1(对照)、T2(生物炭)、T3(明矾)、T4(生物炭+明矾)4个处理的两茬定位试验。结果表明,T2(生物炭)与T4(生物炭+明矾)处理改善土壤碳氮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养分吸收的效果较好。经过两茬作物种植后,T4(生物炭+明矾)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所提高,为15.82 g/kg,表层土壤C/N增加为10.88。土壤硝态氮经两茬作物种植后,T4(生物炭+明矾)处理改善效果最好,0~30、30~60、60~90 cm土层分别降低86.96%、86.82%和60.41%。T2(生物炭)处理玉米籽粒产量达到11.34 t/hm2最高,其次为T4(生物炭+明矾)处理,而小麦以T4(生物炭+明矾)处理产量最高,为10.28 t/hm2。T4(生物炭+明矾)处理夏玉米和冬小麦的吸氮量均最高,分别为168.32 kg/hm2和35.49 kg/hm2。总体来看T4(生物炭+明矾)处理对改善农田土壤碳氮状况效果较好。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0,36(18)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北方冬小麦-夏玉米复种区生物炭与明矾配施对土壤碳氮状况影响研究


不同调理剂施用对夏玉米-冬小麦土壤碳氮比的影响

土壤图,调理剂,玉米,冬小麦


不同调理剂施用对夏玉米-冬小麦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玉米,冬小麦,状况,生物量


夏玉米和冬小麦氮素吸收情况如图4所示。夏玉米氮素吸收试验结果表明,总吸氮量T4>T2>T3>T1,T4处理最大为168.32 kg/hm2,T2处理次之为149.82 kg/hm2。玉米籽粒中的吸氮量表现为T4>T2>T3>T1,说明各调理剂处理都可以促进玉米籽粒对氮素的吸收,T4处理促进效果最好为116.44 kg/hm2,占总吸氮量的75.90%。玉米根茎叶果轴中的吸氮量表现为T4>T2>T1>T3,T4处理最高为36.98 kg/hm2,T2处理次之为31.60 kg/hm2,T3处理抑制玉米根茎叶果轴对氮素的吸收。图4 夏玉米、冬小麦氮素吸收状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亚热带海岸沙地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J]. 岳新建,叶功富,陈梦瑶,高伟,李蝶,邹燕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02)
[2]生物炭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影响研究[J]. 王欢欢,元野,任天宝,刘琳,刘扣珠,王博,刘国顺,匡岗.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5)
[3]秸秆生物炭对烟区土壤剖面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王恩武,徐玮,王津军,林跃平,肖志新,李永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1)
[4]棉秆生物炭对南疆地区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王德胜,胡芸莎,曹琦,楚合营,王芳.  江苏农业科学. 2018(20)
[5]生物炭对宁夏扬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 梁锦秀,郭鑫年,任福聪,陈刚,孙娇,周涛.  宁夏农林科技. 2018(10)
[6]生物炭对土壤氮磷转化和流失的影响[J]. 吴蔚君,徐云连,邢素林,马凡凡,陈宁怡,马友华.  农学学报. 2018(09)
[7]潮土长期施用生物炭提高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J]. 谢迎新,刘宇娟,张伟纳,董成,赵旭,贺德先,王晨阳,郭天财,王慎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4)
[8]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J]. 胡春胜,王玉英,董文旭,张玉铭,李晓欣,陈素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0)
[9]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淋洗的影响[J]. 沈晨,颜鹏,魏吉鹏,张兰,张丽平,李鑫,韩文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04)
[10]不同生物炭对氮的吸附性能[J]. 索桂芳,吕豪豪,汪玉瑛,刘玉学,何莉莉,杨生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06)

博士论文
[1]生物炭和有机肥对松嫩平原沙化土壤的改良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王桂君.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生物炭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运移、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肖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明矾对规模化猪场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D]. 危霄月.江西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23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23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