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层状非均质包气带渗透性特征及其对降水入渗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5-08 12:15
  不同的岩性界面影响了降水在包气带中的入渗、运移与再分布过程,其影响机制仍是有待研究的学科前沿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层状非均质包气带6 m×4 m×5 m样方,开展了多场次自然降水入渗过程的原位试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层状非均质结构对降水入渗过程和速率影响明显:(1)地层分界面处土壤含水率呈现陡降变化特征;(2)220 cm深度以上包气带中土壤含水率对降水入渗响应变化敏感,呈含水率陡变的多峰谷式脉冲响应变化特征,其中20~1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2.58%~29.76%,120~2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13.74%~20.74%;220 cm深度以下包气带中土壤含水率对降水入渗响应滞缓,年内呈现平缓单峰响应变化特征,反映了多场次降雨的累积效应,其中220~4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3%~12.15%,430~46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5%~3.41%;(3)层状非均质结构阻滞了水分的运移(湿润锋通过亚砂土-粉砂界面时,平均运移速度由10.53 cm·d-1下降为0.77 cm·d-1;湿润锋...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降水入渗在层状非均质包气带中垂向分布特征
    3.2 降水入渗湿润锋下移过程与入渗速率特征
4 讨 论
5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气带岩性结构对降雨入渗能力的影响[J]. 虞佩媛,王文科,王周锋,宫程程,张在勇,陈立.  水利水电技术. 2019(03)
[2]包气带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研究中的应用[J]. 庞忠和,黄天明,杨硕,袁利娟.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1)
[3]干旱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及其对地下水补给研究进展[J]. 赵文智,周宏,刘鹄.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9)
[4]层状土壤水分入渗与溶质运移研究进展[J]. 涂安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7(04)
[5]层状土层序排列对水分运移影响的室内土槽试验[J]. 许尊秋,毛晓敏,陈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8)
[6]不同土体构型土壤的持水性能[J]. 崔浩浩,张冰,冯欣,高业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4)
[7]不同类型层状土壤持水能力的研究[J]. 任利东,黄明斌,樊军.  农业工程学报. 2013(19)
[8]不同质地和夹层位置对层状土入渗规律的影响[J]. 李毅,任鑫,Horton Robert.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2(04)
[9]易盐渍区粘土夹层对土壤水盐运动的影响特征[J].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  水科学进展. 2011(04)
[10]宁夏清水河平原农田包气带水分运移特征分析[J]. 韩占涛,荆恩春,李向全,张发旺,吕晓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4)



本文编号:3651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51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b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