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春灌结合秸秆隔层对盐碱土壤温度的调控效果
发布时间:2022-07-03 17:35
【目的】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生长季土壤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从土壤温度变化的角度对春灌结合秸秆隔层措施进行了科学评价。【方法】田间微区定位试验在内蒙古五原县进行,供试作物为食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品种为JK601 (2016—2017年)和HT361 (2018年)。以无秸秆隔层+常规春灌量2250m~3/hm~2为对照(CK),其他处理均采用秸秆隔层,灌水量为对照的100%(W100)、90%(W90)、80%(W80)。秸秆隔层一次性布置,之后连续3年,用5TE-传感器测定食葵生育期膜内距地表下10、20、30和40 cm处土壤水分、电导率、温度。在食葵收获期,调查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与CK相比,W100处理0—40cm土层土壤温度在食葵生育时期均表现出增温效果,但增温幅度随着试验年份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在2016年食葵蕾期、花期和成熟期显著增温0.7℃~1.8℃,2017年食葵苗期、蕾期和花期生长阶段显著增温0.6℃~1.7℃(P <0.05),而在2018年两处理间土壤温度无显著差异。W100处理0—40 cm土层土壤温度在食葵苗期和蕾...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王秋菊,刘峰,焦峰,常本超,姜辉,宫秀杰.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7)
[2]浅谈西北灌区耕地盐碱化成因及对策[J]. 冯保清,崔静,吴迪,管孝艳,王少丽. 中国水利. 2019(09)
[3]不同滴灌灌溉制度对绿洲棉田土壤水热分布及产量的影响[J]. 李文珍,齐志明,桂东伟,陈小平. 灌溉排水学报. 2019(04)
[4]CT扫描分析秸秆隔层孔隙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入渗的影响[J]. 张宏媛,逄焕成,卢闯,刘娜,张晓丽,李玉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6)
[5]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龚振平,邓乃榛,宋秋来,李中韬.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8)
[6]春灌结合秸秆隔层促进土壤脱盐增加微生物多样性[J]. 卢闯,逄焕成,张宏媛,张建丽,张浩,李玉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8)
[7]不同灌溉制度下河套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水热盐运移规律[J]. 孙贯芳,屈忠义,杜斌,任中生,刘安琪.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2)
[8]海北高寒草甸返青期土壤温度与水分动态变化[J]. 郭凤清,孙书洪,曾辉,丛沛桐.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3)
[9]内蒙古河套灌区近30年盐碱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J]. 郭姝姝,阮本清,管孝艳,王少丽,李云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9)
[10]不同灌溉模式下土壤温度的变化及对气温的响应特征[J]. 孙贯芳,杜斌,屈忠义,李昌见,张智丽,李锡环. 土壤. 2016(03)
硕士论文
[1]深埋秸秆对作物主要根系层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D]. 庞明亮.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稻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对土壤温度及微生物的影响[D]. 尚帅楠.南京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55340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J]. 王秋菊,刘峰,焦峰,常本超,姜辉,宫秀杰. 农业工程学报. 2019(17)
[2]浅谈西北灌区耕地盐碱化成因及对策[J]. 冯保清,崔静,吴迪,管孝艳,王少丽. 中国水利. 2019(09)
[3]不同滴灌灌溉制度对绿洲棉田土壤水热分布及产量的影响[J]. 李文珍,齐志明,桂东伟,陈小平. 灌溉排水学报. 2019(04)
[4]CT扫描分析秸秆隔层孔隙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入渗的影响[J]. 张宏媛,逄焕成,卢闯,刘娜,张晓丽,李玉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6)
[5]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松嫩平原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研究[J]. 龚振平,邓乃榛,宋秋来,李中韬.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8)
[6]春灌结合秸秆隔层促进土壤脱盐增加微生物多样性[J]. 卢闯,逄焕成,张宏媛,张建丽,张浩,李玉义.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8)
[7]不同灌溉制度下河套灌区玉米膜下滴灌水热盐运移规律[J]. 孙贯芳,屈忠义,杜斌,任中生,刘安琪.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2)
[8]海北高寒草甸返青期土壤温度与水分动态变化[J]. 郭凤清,孙书洪,曾辉,丛沛桐.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3)
[9]内蒙古河套灌区近30年盐碱化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J]. 郭姝姝,阮本清,管孝艳,王少丽,李云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6(09)
[10]不同灌溉模式下土壤温度的变化及对气温的响应特征[J]. 孙贯芳,杜斌,屈忠义,李昌见,张智丽,李锡环. 土壤. 2016(03)
硕士论文
[1]深埋秸秆对作物主要根系层土壤温度的影响研究[D]. 庞明亮.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稻秸秆还田不同方式对土壤温度及微生物的影响[D]. 尚帅楠.南京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55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5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