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施用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影响
发布时间:2022-09-17 20:41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建立生态友好的土壤配肥模式,在浙江省宁绍平原绍兴野外综合试验站,采用田间原位培养试验和7种不同处理如不施肥(CK)、化肥(CF)、紫云英还田(AS)、猪粪有机肥还田(PM)、秸秆还田(ST)、紫云英+秸秆(SP)、紫云英+猪粪(AP)的田间培肥试验,研究了有机物料矿化分解特征以及不同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养分、作物产量、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并对土壤培肥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利用原位培养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猪粪、秸秆三种有机物料随时间矿化分解特征。在三种有机物料中,猪粪的矿化分解率最低,养分释放时间最短,紫云英矿化分解速率最快;秸秆矿化分解速率前期略慢于紫云英,最终分解率两者相近;三种有机物料分解过程对土壤pH有一定影响,其中秸秆和猪粪处理土壤始终处于弱酸性,紫云英处理土壤前期处于中性,100天后变为弱酸性。2.利用田间培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碳、氮含量及其形态的影响。施用有机物料可以提高稻田土壤的总有机碳含量,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施用有机物料有效提高了土壤的供氮能力,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除...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有机物料还田的研究进展
1.1.1 有机物料矿化分解特性
1.1.2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1.1.3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研究进展
1.1.4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1.2 研究内容
1.2.1 有机物料矿化分解特性分析
1.2.2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1.2.3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机物料矿化分解特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过程和分析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有机物料分解速率
2.2.2 不同有机物料养分释放状况动态变化
2.2.3 不同物料分解对周边土壤pH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2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3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4 有机物料对土壤可溶性总氮,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2.5 有机物料还田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
3.2.6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稻田土壤碳氮相关性分析
3.2.7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pH的影响
3.2.8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3.2.9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2.10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3.2.11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的影响
3.3.2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3.3.3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3.4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3.3.5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综合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肥力指标的选择
4.2.2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外源有机物料组合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J]. 刘英,刘强,刘建丰. 天津农业科学. 2017(10)
[2]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 张玉军,董士刚,刘世亮,张弘,李影,郭斗斗,黄绍敏,申凤敏,姜桂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9)
[3]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大豆土壤养分含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J]. 王笃超,吴景贵,李建明.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4]有机物料还田对华北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陈源泉,隋鹏,严玲玲,龙攀,李柘锦,王彬彬. 农业工程学报. 2016(S2)
[5]Organic materials with hydrostatic pressure induced mechanochromic properties[J]. Lu Wang,Kai-Qi Ye,Hong-Yu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6(08)
[6]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提高黄泥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J]. 宓文海,吴良欢,马庆旭,张宣,刘彦伶.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3)
[7]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J]. 李新华,郭洪海,朱振林,董红云,杨丽萍,张锡金.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9)
[8]Dynamic separation of Xe and Kr by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nd covalent-organic materials: a comparison with activated charcoal[J]. Qian Wang,Shunshun Xiong,Zhonghua Xiang,Shuming Peng,Xiaolin Wang,Dapeng Cao.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6(05)
[9]有机物料还田对烟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J]. 肖敏淇.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1)
[10]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J]. 陈安强,付斌,鲁耀,段宗颜,胡万里.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1)
博士论文
[1]施肥对黑土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D]. 乔云发.吉林农业大学 2012
[2]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 佟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679909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有机物料还田的研究进展
1.1.1 有机物料矿化分解特性
1.1.2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1.1.3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研究进展
1.1.4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1.2 研究内容
1.2.1 有机物料矿化分解特性分析
1.2.2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1.2.3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机物料矿化分解特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试验过程和分析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三种有机物料分解速率
2.2.2 不同有机物料养分释放状况动态变化
2.2.3 不同物料分解对周边土壤pH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2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3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3.2.4 有机物料对土壤可溶性总氮,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2.5 有机物料还田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
3.2.6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稻田土壤碳氮相关性分析
3.2.7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pH的影响
3.2.8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3.2.9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2.10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3.2.11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的影响
3.3.2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全量养分含量的影响
3.3.3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3.3.4 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3.3.5 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综合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肥力指标的选择
4.2.2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外源有机物料组合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J]. 刘英,刘强,刘建丰. 天津农业科学. 2017(10)
[2]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及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影响[J]. 张玉军,董士刚,刘世亮,张弘,李影,郭斗斗,黄绍敏,申凤敏,姜桂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7(29)
[3]不同有机物料对连作大豆土壤养分含量及生物性状的影响[J]. 王笃超,吴景贵,李建明.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4]有机物料还田对华北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J]. 陈源泉,隋鹏,严玲玲,龙攀,李柘锦,王彬彬. 农业工程学报. 2016(S2)
[5]Organic materials with hydrostatic pressure induced mechanochromic properties[J]. Lu Wang,Kai-Qi Ye,Hong-Yu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6(08)
[6]有机物料与化肥配施提高黄泥田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J]. 宓文海,吴良欢,马庆旭,张宣,刘彦伶.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3)
[7]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J]. 李新华,郭洪海,朱振林,董红云,杨丽萍,张锡金. 农业工程学报. 2016(09)
[8]Dynamic separation of Xe and Kr by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nd covalent-organic materials: a comparison with activated charcoal[J]. Qian Wang,Shunshun Xiong,Zhonghua Xiang,Shuming Peng,Xiaolin Wang,Dapeng Cao.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6(05)
[9]有机物料还田对烟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J]. 肖敏淇. 湖南农业科学. 2016(01)
[10]有机物料输入稻田提高土壤微生物碳氮及可溶性有机碳氮[J]. 陈安强,付斌,鲁耀,段宗颜,胡万里.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1)
博士论文
[1]施肥对黑土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D]. 乔云发.吉林农业大学 2012
[2]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 佟小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679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7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