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及空间变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9-17 21:20
  了解土壤肥力其及空间变异性的变化是土地整理区发展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时空替代法选择典型土地整理和未整理区,利用多元统计、GIS技术及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及空间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区土壤pH值和全氮显著(P<0.05)低于未整理区,其他6项指标也低于未整理区,但差异不显著;土地整理能显著降低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导致pH值及有机质、全氮、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变异性减小,而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异性增大。整理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IFI)均值为0.36,比未整理区显著低33.33%,且变异系数大于未整理区。依据土壤肥力等级分布比例,土地整理区差和较差等级分别占9.09%和45.45%,缺乏良好以上的等级,土壤肥力质量普遍较差。土地未整理和整理区IFI最优模型均为高斯模型,相对于未整理区,整理区土壤IFI的块金值、基台值、块金系数和变程均不同程度降低;未整理区和整理区IFI分别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和强空间相关性。依据IFI空间分布面积统计,土地整理导致高等级肥力土壤分布区域减少,低等级肥力土壤分布区域增加。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研究区概况与土地整理施工流程
    1.1研究区概况
    1.2土地整理施工流程
2研究方法
    2.1采样方法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2.3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方法
        2.3.1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计算
        2.3.2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值
    2.4 半变异函数分析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
    3.2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指标空间分布的影响
    3.3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3.3.1 土壤肥力因子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矩阵
        3.3.2 土壤肥力因子的负荷量和权重
        3.3.3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及适宜性评价
    3.4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特性影响
        3.4.1 肥力质量空间变异结构
        3.4.2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
4 结 论
5 讨 论
    5.1 土地整理对基本肥力指标的影响
    5.2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的影响
    5.3 土地整理对土壤肥力质量空间变异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川中丘陵县域土壤pH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仁寿县为例[J]. 张维,李启权,王昌全,袁大刚,罗由林,张新,贾荔.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07)
[2]基于GIS的库车县耕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J]. 杨美玲,王雪梅,罗梦媛.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1)
[3]黄花甸子流域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J]. 李龙,姚云峰,秦富仓.  生态学杂志. 2015(02)
[4]金称市镇土地整理对垦复烟田耕作层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J]. 于庆涛,廖超林,刘丁林,邹凯,肖志祥,盛浩,张杨珠.  湖南农业科学. 2013(09)
[5]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王瑷玲,赵庚星,王庆芳,刘文鹏.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9)
[6]集约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J]. 马群,赵庚星.  自然资源学报. 2010(11)
[7]高陵县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J]. 马超群,刘铁铭,杨梅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
[8]黄土区土地整理压实土壤物理性状的初步研究[J]. 孟会生,王静,郭建奎,张祥民,阎永康,殷海善.  中国农学通报. 2009(24)
[9]土地整理年限对紫色丘陵区土壤质量的影响[J]. 徐畅,高明,谢德体,姜涛,李莎,魏朝富.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8)
[10]泰安市平原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壤质量评价[J]. 张雯雯,李新举,陈丽丽,冯书林.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7)



本文编号:3679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79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