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苦参碱在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9-30 19:26
  苦参碱具有较好的杀虫抑菌活性,是我国植物源农药新产品开发的热点之一。为全面了解苦参碱的环境行为,以评价其环境安全性,本文依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试验准则》对苦参碱的在土壤和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振荡平衡法试验表明:苦参碱在土壤-水体系中达到平衡后,主要被土相所吸附;在江西红土、河南二合土和东北黑土中的吸附均能很好地用Freundlich方程(R2>0.96)描述,吸附等温线均为L型(1/n<1);根据化合物在土壤-水体系中的吸附强弱划分标准,苦参碱在三种土壤中分别属于较易吸附(东北黑土)、中等吸附(河南二合土)和较难吸附(江西红土);苦参碱在土壤中的吸附为自发过程(吸附自由能均为负值),且为物理吸附(吸附热小于40 KJ/mol);苦参碱在土壤中吸附能力与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均显著相关,且有机质含量对其影响最大。2.柱淋溶试验表明:苦参碱在供试的东北黑土、江西红土和河南二合土中均难淋溶,大部分被0~10cm的浅层土壤吸附;根据“准则”中对淋溶性的划分标准,均属于难淋溶。3.苦参碱土壤降解试验表明:有氧条件下,苦参碱在小麦田...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苦参碱研究进展
        1.1.1 苦参碱的理化性质
        1.1.2 苦参碱的医用活性
        1.1.3 苦参碱的农用活性
        1.1.4 苦参碱的检测方法研究
        1.1.5 苦参碱农用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1.2 植物源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
        1.2.1 环境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1.2.2 我国对新农药登记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要求
        1.2.3 国外对新农药登记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要求
        1.2.4 我国植物源农药环境安全评价现状
        1.2.5 国外植物源农药环境安全评价现状
    1.3 本研究的提出及设计思路
第二章 苦参碱土壤环境行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试剂
        2.1.2 仪器设备及色谱工作条件
        2.1.3 供试土壤
        2.1.4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标准曲线
        2.2.2 分析方法的精密度测定
        2.2.3 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
        2.2.4 苦参碱在土壤中的降解
        2.2.5 苦参碱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性能
        2.2.6 苦参碱在不同土壤中的淋溶性
    2.3 小结
        2.3.1 苦参碱在土壤中不易移动
        2.3.2 苦参碱在土壤中易降解
第三章 苦参碱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供试土壤
        3.1.4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苦参碱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3.2.2 苦参碱对硝化和氨化作用的影响
        3.2.3 苦参碱对固氮菌的影响
        3.2.4 苦参碱对真菌和放线菌的影响
    3.3 小结
        3.3.1 苦参碱对土壤微生物无危害
        3.3.2 苦参碱能够提高土壤肥力
第四章 苦参碱在水体中的降解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试剂
        4.1.2 仪器设备及色谱工作条件
        4.1.3 供试水样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添加回收
        4.2.2 试验用水的基本数据
        4.2.3 苦参碱的水解特性
        4.2.4 苦参碱在不同水体中的降解
    4.3 小结
第五章 问题与讨论
    5.1 苦参碱在自然水体中降解较快
    5.2 苦参碱对土壤环境较为安全
    5.3 有必要完善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研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苦参碱防治甘蓝蚜虫和茄子灰霉病的田间防效评价[J]. 苏克跃,王云海,严寒,杜波,任丹.  中国植保导刊. 2013(12)
[2]1.5%苦参碱可溶剂防治黄瓜、豇豆、茄子蚜虫效果研究[J]. 王朝斌,夏丽娟,赵霞,郑仕军.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4)
[3]4种植物源农药对食用菌重要害虫黑腹果蝇的生物活性测定[J]. 黄雪峰,吴梅香,罗佳,吴宗晟,范青海.  热带作物学报. 2013(04)
[4]苦参碱及吡虫啉对南方小花蝽的影响[J]. 莫利锋,郅军锐,张骏.  植物保护学报. 2013(02)
[5]5种生物农药对平菇厉眼蕈蚊的毒力测定[J]. 邓永振,张肖肖,李永江,李子玲,刘斌.  农药. 2012(10)
[6]国内外农药登记管理体系[J]. 宋雁,贾旭东,李宁.  毒理学杂志. 2012(04)
[7]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法测定烟草中的苦参碱及消解动态研究[J]. 向章敏,商胜华,蔡凯,耿召良,陈兴江.  农药学学报. 2012(02)
[8]应用苦参碱防治天幕毛虫的试验[J]. 陈文俊.  辽宁林业科技. 2012(02)
[9]4.8%鱼藤酮·辣椒碱悬浮剂对环境生物的毒性[J]. 刘哲鹏,倪德浩,陆丽芳,吴长兴,赵学平.  农药. 2011(01)
[10]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苦参碱残留量[J]. 陈红平,刘新,汪庆华,蒋迎,王川丕.  分析测试学报. 2010(12)

博士论文
[1]苦皮藤素V在昆虫和植物中的穿透代谢及相关环境行为研究[D]. 刘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6种苦豆子生物碱单体及其不同组合的杀蚜活性研究[D]. 刘丙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孜然杀菌剂的环境安全性评价[D]. 李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雷公藤总生物碱的环境行为研究[D]. 曹忠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雷公藤生物碱制品对环境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评价[D]. 王李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环境安全性评价[D]. 张亚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0.2%苦皮藤素乳油环境安全性评价[D]. 祁志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84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84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7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