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尼泊尔黄堇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0 20:36
青藏高原地处亚洲中部,位居中国的西南部,有独特的高原性气候,它为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尼泊尔黄堇作为一种藏药材,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及人类不断的开采与破坏,尼泊尔黄堇已经趋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尼泊尔黄堇是青藏高原重要的植被之一,研究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对保护和人工种植尼泊尔黄堇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首次获得尼泊尔黄堇根际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并对鉴定及建立微生物资源库提供了理论数据。本研究选取了11个来自不同海拔、经纬度的根际土壤样品,通过Real time QPCR、Biolog技术及高通量测序,结合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对尼泊尔黄堇根际土壤微生物分布规律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整个研究区域根际土壤pH属于中性,中部的pH普遍大于东西面,介于6.7-7.7之间,其中,最低pH值出现在经度为82.18.828,为6.74,最高pH值出现在经度为86.35.064,为7.68。从西到东,土壤C/N的值形成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电导率也明显地减少。这些指标共同指征随着经度的推移,土壤由东到西趋于贫瘠化。 2....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土壤中的微生物
1.2 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3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3 biolog 实验
2.4 定量 PCR 实验
2.5 高通量测序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理化性质
3.1.1 根际土壤酸碱度
3.1.2 根际土壤碳氮含量
3.1.3 采样信息
3.2 尼泊尔黄堇根际微生物数量特征
3.2.1 根际细菌数量变化特征
3.2.2 根际古菌数量变化特征
3.2.3 根际真菌数量变化特征
3.3 对 11 个样点微生物基因拷贝数的聚类分析
3.4 Biolog 生态板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
3.4.1 根际土壤 AWCD(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值及多样性指数、利用碳源能力变化情况
3.4.2 六大类碳源的利用情况
3.5 相关性分析
3.5.1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2 土壤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与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3.5.3 土壤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6 焦磷酸高通量测序
4 结论与展望
4.1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4.2 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
4.3 Biolog 生态板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
4.4 焦磷酸高通量测序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草原典型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王纳纳,陈颖,应娇妍,高勇生,白永飞.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2)
[2]植物光合碳在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转化与SIP技术[J]. 连腾祥,王光华,于镇华,刘居东,金剑,刘晓冰. 土壤与作物. 2013(02)
[3]冰川前沿裸露地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 伍修锟,毛文梁,台喜生,张威,刘光琇,陈拓,龙昊知,张宝贵,陈年来. 冰川冻土. 2013(01)
[4]冻融循环对青藏高原腹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张宝贵,张威,刘光琇,陈拓,王鹭,章高森,伍修锟,台喜生,龙昊知,毛文梁. 冰川冻土. 2012(06)
[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需氧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群落功能研究[J]. 李昌明,张新芳,赵林,程国栋,徐世健. 冰川冻土. 2012(03)
[6]青藏高原夏季上空水汽含量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 周顺武,吴萍,王传辉,韩军彩. 地理学报. 2011(11)
[7]近42年来青藏高原年内降水时空不均匀性特征分析[J]. 杨玮,何金海,王盘兴,王传辉. 地理学报. 2011(03)
[8]尼泊尔黄堇中总生物碱的串联质谱分析[J]. 傅予,梁健,白央,达娃卓玛,白冰如,丁立生. 质谱学报. 2010(02)
[9]冻融作用对冻土区微生物生理和生态的影响[J]. 杨思忠,金会军. 生态学报. 2008(10)
[10]微波辅助提取马铃薯龙葵素[J]. 张薇,文雄,潘双银,熊兴耀. 园艺学报. 2008(09)
本文编号:3690310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土壤中的微生物
1.2 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3 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3 biolog 实验
2.4 定量 PCR 实验
2.5 高通量测序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理化性质
3.1.1 根际土壤酸碱度
3.1.2 根际土壤碳氮含量
3.1.3 采样信息
3.2 尼泊尔黄堇根际微生物数量特征
3.2.1 根际细菌数量变化特征
3.2.2 根际古菌数量变化特征
3.2.3 根际真菌数量变化特征
3.3 对 11 个样点微生物基因拷贝数的聚类分析
3.4 Biolog 生态板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
3.4.1 根际土壤 AWCD(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值及多样性指数、利用碳源能力变化情况
3.4.2 六大类碳源的利用情况
3.5 相关性分析
3.5.1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3.5.2 土壤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与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
3.5.3 土壤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3.6 焦磷酸高通量测序
4 结论与展望
4.1 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4.2 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
4.3 Biolog 生态板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分析
4.4 焦磷酸高通量测序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蒙古草原典型植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王纳纳,陈颖,应娇妍,高勇生,白永飞.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2)
[2]植物光合碳在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转化与SIP技术[J]. 连腾祥,王光华,于镇华,刘居东,金剑,刘晓冰. 土壤与作物. 2013(02)
[3]冰川前沿裸露地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 伍修锟,毛文梁,台喜生,张威,刘光琇,陈拓,龙昊知,张宝贵,陈年来. 冰川冻土. 2013(01)
[4]冻融循环对青藏高原腹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张宝贵,张威,刘光琇,陈拓,王鹭,章高森,伍修锟,台喜生,龙昊知,毛文梁. 冰川冻土. 2012(06)
[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需氧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群落功能研究[J]. 李昌明,张新芳,赵林,程国栋,徐世健. 冰川冻土. 2012(03)
[6]青藏高原夏季上空水汽含量演变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J]. 周顺武,吴萍,王传辉,韩军彩. 地理学报. 2011(11)
[7]近42年来青藏高原年内降水时空不均匀性特征分析[J]. 杨玮,何金海,王盘兴,王传辉. 地理学报. 2011(03)
[8]尼泊尔黄堇中总生物碱的串联质谱分析[J]. 傅予,梁健,白央,达娃卓玛,白冰如,丁立生. 质谱学报. 2010(02)
[9]冻融作用对冻土区微生物生理和生态的影响[J]. 杨思忠,金会军. 生态学报. 2008(10)
[10]微波辅助提取马铃薯龙葵素[J]. 张薇,文雄,潘双银,熊兴耀. 园艺学报. 2008(09)
本文编号:3690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90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