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华中五味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4 19:42
  为探究华中五味子年限对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并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分析了未种植华中五味子(CK)与种植3年(Y3)、6年(Y6)后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和真菌群落变化规律以及其关系。结果显示,Y6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增加了66.67%、速效磷的含量增加了586.00%、S的含量增加了49.62%;Y6土壤中微量元素Fe3+、Mn2+、Zn2+、Pb的含量分别下降了6.67%、3.93%、11.45%、0.28%;真菌群落物种丰度Y3最高,物种多样性Y3最低。与CK相比,Y6土壤中尖孢镰刀菌属Fusarium降低了52.01%、枝鼻菌属Cladorrhinum降低了72.31%、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降低了23.28%、腐质霉属Humicola降低了30.09%、被孢霉属Mortierella降低了70.61%。本研究表明,华中五味子种植6年后,根际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真菌群落发生了明显改变。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1.3.2 土壤样品高通量测序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限华中五味子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含量变化
    2.2 测序数据的合理性分析
    2.3 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分析
    2.4 华中五味子根际土壤真菌生物多样性
    2.5 华中五味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比较分析
    2.6 华中五味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2.7 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化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通量测序分析大头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多样性[J]. 吴进菊,曾瑞萍,张俊毅,张一舟,余海忠,于博.  食品科学. 2020(10)
[2]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紫花丹参与白花丹参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研究[J]. 蒋靖怡,杜用玺,王铁霖,池秀莲,吕朝耕,王升,康传志,张燕,孙楷,郭兰萍.  世界中医药. 2019(11)
[3]刨花润楠根系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J]. 郭雄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4]华中五味子野生抚育中的关键技术[J]. 李会娟,魏雪苹,齐耀东,尹震,李晨阳,刘海涛,魏建和,张本刚.  中国现代中药. 2019(05)
[5]硒砂瓜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冯翠娥,岳思君,简阿妮,陈丽萍,郭洋,郑蕊,苏建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4)
[6]茶园年限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 张玥,胡雲飞,王树茂,柯子星,高水练,林金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5)
[7]腐质霉属真菌分类的研究进展[J]. 杨金燕,姜于兰,杨亚曦,曾琛,王肸芃.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8)
[8]马铃薯连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马玲,马琨,杨桂丽,牛红霞,代晓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5)
[9]棉花连作对北疆土壤酶活性、致病菌及拮抗菌多样性的影响[J]. 李锐,刘瑜,褚贵新,高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04)
[10]关于五味子栽培技术的探讨[J]. 马仁星.  现代农业. 2015(03)

硕士论文
[1]四合木根际AM真菌多样性及影响因子的研究[D]. 杨俊博.内蒙古大学 2017
[2]安徽龙脊山不同微地形主要草本与藤本植物性状与适应策略[D]. 王珊珊.淮北师范大学 2016
[3]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青藏高原湖水中微生物多样性[D]. 李国强.兰州交通大学 2016
[4]4-5年生北五味子叶片氮磷钾特征及土壤营养因子变化研究[D]. 丛毓.吉林农业大学 2012
[5]秦岭地区华中五味子居群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罗成.陕西师范大学 2010
[6]华中五味子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动态研究[D]. 卜海东.陕西师范大学 2008
[7]北五味子丰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D]. 李爱民.延边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7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97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7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