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长白山两种森林类型土壤碳氮的协同积累特征

发布时间:2022-11-06 13:36
  森林土壤碳库的稳定性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森林生态资源之一,土壤碳储量巨大,然而目前对于其有机碳稳定性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长白山林区两种典型森林类型(原始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分析了有机碳、全氮在各径级团聚体的分布情况,并利用密度分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有机碳、全氮的密度组分及其在团聚体中的分布情况,探讨了有机碳、全氮在土壤中的累积特征和稳定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桦次生林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原始红松林,层间平均(0~50 cm)为后者的1.5和1.3倍。这表明,林型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显著,我国在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植被规划和管理时应侧重于林型对土壤碳、氮库累积的影响。(2)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0~5 cm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最高,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23.55 g/kg,占整个剖面的64.2%;土壤全氮含量为11.00 g/kg,占整个剖面的53.8%。由此可见,表层土壤对土壤碳、氮库的贡献显著,因此加强表层土壤的防护以维持和增加土壤碳、氮的储量,对改善全球气候变...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进展
    1.3 土壤有机碳分组研究进展
        1.3.1 团聚体有机碳
        1.3.2 轻、重组有机碳
    1.4 土壤氮及碳氮耦合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样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采样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2.2.2 分析方法
        2.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特征
    3.1 土壤总有机碳的剖面分布和林型间差异
    3.2 土壤全氮的剖面分布和林型间差异
    3.3 土壤C/N比的分异特征
    3.4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C/N比的相关性
    3.5 讨论
        3.5.1 有机碳、全氮的空间变异及剖面分布特征
        3.5.2 不同林型对土壤有机碳、全氮累积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的分布特征
    4.1 土壤团聚体的组成特征
    4.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4.3 土壤团聚体全氮的垂直分布特征
    4.4 土壤团聚体C/N比的分异特征
    4.5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C/N比的相互关系
    4.6 土壤总有机碳与各径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及C/N比的相关性
    4.7 讨论
        4.7.1 不同林型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4.7.2 不同林型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的分布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5 土壤密度组分有机碳、全氮及其在团聚体的分布
    5.1 土壤密度组分有机碳和全氮、C/N比的分布特征
    5.2 土壤各密度组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C/N比的相互关系
    5.3 土壤总有机碳和各密度组分有机碳、全氮、C/N比的相互关系
    5.4 各密度组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团聚体的分布特征
    5.5 土壤团聚体各密度组分有机碳和全氮、C/N比的相互关系
    5.6 讨论
        5.6.1 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5.6.2 不同林型对土壤密度组分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5.6.3 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白山典型森林土壤黑碳含量及不同组分中的分布特征[J]. 孙金兵,桑英,宋金凤,崔晓阳.  林业科学研究. 2016(01)
[2]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团聚体氮分布及与氮素矿化关系研究[J]. 胡宁,马志敏,蓝家程,伍宇春,陈高起,傅瓦利,文志林,王文净.  环境科学. 2015(09)
[3]长期封育对内蒙古羊草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 王春燕,张晋京,吕瑜良,王莉,何念鹏.  草业学报. 2014(05)
[4]神农架不同坡位3种林型土壤碳氮比分布特征[J]. 周志文,潘剑君,居为民,郭沂林,葛序娟,尹正宇,王恒钦.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4)
[5]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积累特征[J]. 苗娟,周传艳,李世杰,闫俊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6]东北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影响因素[J]. 魏亚伟,于大炮,王清君,周莉,周旺明,方向民,谷晓萍,代力民.  应用生态学报. 2013(12)
[7]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J]. 李娜,韩晓增,尤孟阳,许玉芝.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9)
[8]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特征的影响[J]. 李娟,廖洪凯,龙健,陈彩云.  生态学报. 2013(07)
[9]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碳氮比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张彦军,郭胜利,南雅芳,李泽.  自然资源学报. 2012(07)
[10]中亚热带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氮贮量及分布特征[J]. 路翔,项文化,刘聪.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森林经营对东北林区主要森林类型蓄水保土功能的影响[D]. 夏祥友.东北林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不同更新方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 黄蓉.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703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03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4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