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乙草胺胁迫下蚯蚓活动对土壤-作物系统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21:28
  随着乙草胺的大量使用,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不断增加,严重危害了土壤动物正常生存,蚯蚓尤其如此。蚯蚓对土壤环境质量和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改善和促进作用,而乙草胺通过危害土壤动物可能影响作物的产量。为了验证该假设,本研究建立了土壤-蚯蚓-玉米人工控制系统,探讨乙草胺对该系统蚯蚓生理和行为、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蚯蚓体内SOD呈下降趋势,而MDA呈上升趋势,且于第25 d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蚯蚓表现出从表层(0~10 cm)向深处(10~30 cm)迁移的趋势;蚯蚓分层的行为影响了土壤质量,造成深层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逐渐上升,表层下降;乙草胺胁迫下土壤营养条件下降,玉米株高随着乙草胺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该研究证实,乙草胺除了通过降低地表杂草生存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外,还能通过影响土壤动物的生理和行为最终抑制作物的生长,本研究成果可为乙草胺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量指标及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乙草胺对蚯蚓的影响
        2.1.1 乙草胺对蚯蚓垂直分布的影响
        2.1.2 乙草胺对蚯蚓SOD活性的影响
        2.1.3 乙草胺对蚯蚓MDA含量的影响
    2.2 蚯蚓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1 乙草胺胁迫对系统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2.2 乙草胺胁迫对系统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2.3 乙草胺胁迫对系统植物生长的影响
        2.3.1 乙草胺胁迫对系统玉米株高的影响
        2.3.2 乙草胺胁迫对系统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乙草胺毒性导致蚯蚓向下迁移且作出生理响应
    3.2 蚯蚓行为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
    3.3 乙草胺胁迫降低了蚯蚓改善土壤质量的能力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后蚯蚓对植物吸氮及微生物固氮的影响[J]. 那立苹,李宇婷,何纪强,李剑峰,伍玉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02)
[2]基于因子分析的Cd2+胁迫下赤子爱胜蚓氧化应激响应[J]. 刘丽艳,宁玉翠,邬欣慧,王广栋,李晶,荣国华,周东兴.  生态学杂志. 2017(07)
[3]不同氮肥用量下乙草胺对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J]. 郑祥洲,王亚萨,张玉树,张晶,陈静蕊,丁洪.  农药学学报. 2016(03)
[4]土壤B[a]P叠加污染对蚯蚓体腔细胞SOD、POD和MDA的毒性效应[J]. 马静静,郑彬,张伟,葛高飞,郜红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06)
[5]镉和乙草胺复合污染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J]. 孙倩,魏述勇,曾阳,苗明升.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02)
[6]阿特拉津和乙草胺在玉米和土壤中残留动态研究[J]. 王姗姗,王颜红,王万红,谢娟,王世成.  土壤通报. 2011(05)
[7]乙草胺对玉米根际和非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J]. 徐会娟,何红波,武叶叶,郭柏栋,张旭东,李丽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09)
[8]四溴双酚A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及抗氧化防御系统酶的影响[J]. 薛银刚,王晓蓉,顾雪元,孙成.  生态毒理学报. 2009(01)
[9]农田黑土中不同浓度乙草胺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J]. 武叶叶,何红波,冯慧敏,徐会娟,张旭东.  土壤通报. 2008(04)
[10]乙草胺对东北黑土铅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 周启星,孙福红,郭观林,孙铁珩.  应用生态学报. 2004(10)

硕士论文
[1]乙草胺和镉单一与复合污染对蚯蚓—土壤—玉米系统生态过程影响研究[D]. 秦媛儒.云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722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22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