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垦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以潘一矿复垦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22 02:27
评价淮南矿区潘一矿复垦区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旨在为采煤沉陷区复垦土壤质量变化、土地综合利用等提供支撑。基于2008~2017年复垦土壤有机质监测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淮南矿区潘一矿复垦区土壤有机质演变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复垦初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多且增速较快。复垦9年后,土壤0~20cm表层有机质的含量略高于对照农田,但有机质含量仍处于四级较缺乏水平。预测20~40 cm和4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恢复到对照农田水平分别需要10.55和14.35年时间。在空间尺度上,0~20 cm、40~60 cm土壤有机质分布以条带状分布和岛状为主,其中2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出现东南角靠近裸露煤矸石山处并且呈面状分布。复垦土壤有机质分布可能受到裸露煤矸石山和充填基质煤矸石的影响。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图
不同复垦年限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化
不同复垦年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回归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稻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 李冬初,黄晶,马常宝,薛彦东,高菊生,王伯仁,张杨珠,柳开楼,韩天富,张会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20(12)
[2]湖南郴州烟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高旭,周路阔,郭婷,李宏光,邓小华,肖艳松,李强. 土壤通报. 2020(03)
[3]胜利矿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J]. 赵义博,雷少刚,刘英. 土壤. 2020(02)
[4]近40年泥河沟流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性[J]. 吴驳,吴发启,佟小刚,宋敏敏,侯雷. 土壤. 2020(01)
[5]皖东江淮丘陵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J]. 顾成军,高正宝,赵明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1)
[6]采煤沉陷区复垦土壤肥力状况调查与评价[J]. 陈永春,安士凯,郑永红,徐翀.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7]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认识、挑战与研究建议[J]. 赵永存,徐胜祥,王美艳,史学正.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2)
[8]废弃盐田复垦利用后土壤盐分与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特征[J]. 刘文全,卢芳,徐兴永,曹建荣,付腾飞,陈广泉,苏乔,吕文哲. 生态学报. 2018(04)
[9]近30年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J]. 杨帆,徐洋,崔勇,孟远夺,董燕,李荣,马义兵. 土壤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723260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图
不同复垦年限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化
不同复垦年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回归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稻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 李冬初,黄晶,马常宝,薛彦东,高菊生,王伯仁,张杨珠,柳开楼,韩天富,张会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20(12)
[2]湖南郴州烟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高旭,周路阔,郭婷,李宏光,邓小华,肖艳松,李强. 土壤通报. 2020(03)
[3]胜利矿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影响因素[J]. 赵义博,雷少刚,刘英. 土壤. 2020(02)
[4]近40年泥河沟流域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异性[J]. 吴驳,吴发启,佟小刚,宋敏敏,侯雷. 土壤. 2020(01)
[5]皖东江淮丘陵县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J]. 顾成军,高正宝,赵明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1)
[6]采煤沉陷区复垦土壤肥力状况调查与评价[J]. 陈永春,安士凯,郑永红,徐翀.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7]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认识、挑战与研究建议[J]. 赵永存,徐胜祥,王美艳,史学正.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2)
[8]废弃盐田复垦利用后土壤盐分与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特征[J]. 刘文全,卢芳,徐兴永,曹建荣,付腾飞,陈广泉,苏乔,吕文哲. 生态学报. 2018(04)
[9]近30年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J]. 杨帆,徐洋,崔勇,孟远夺,董燕,李荣,马义兵. 土壤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723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23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