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退田还湖对鄱阳湖地区土壤生物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5 18:02
  鄱阳湖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体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过度围垦使得鄱阳湖湿地生态功能遭到破坏。退田还湖已成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土壤微生物是指示土壤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生物活性在围垦和退田还湖过程中的演替规律对制定科学合理的湿地恢复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以鄱阳湖围垦38年的典型农业用地菜地,荒地,水稻田和鱼塘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来考察围垦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接着以水稻田、水稻田退耕15年,20年和40年的退耕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细菌和真菌群落沿着退耕年限的演替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为微生物提供了差异性的微环境。稀有细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能够增强丰富细菌群落功能,其空间分布和调控机制往往与丰富菌存在差异。因此,我们进一步对天然湿地,水稻田和退耕湿地团聚体中的丰富和稀有细菌群落展开研究,全面探究土壤微生物对退田还湖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湿地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显著影响了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生物活性:(1)水稻田和天然湿地具有...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湿地围垦及退田还湖
    1.3 土壤微生物
    1.4 土壤生物活性
    1.5 土壤团聚体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第2章 鄱阳湖湿地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壤生物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地概况
        2.2.2 样品采集及处理
        2.2.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4 土壤微生物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2.2.5 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2.3.2 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酶活性的分布特征
        2.3.3 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下细菌群落的分布特征
        2.3.4 环境因子、细菌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下细菌群落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
        2.4.2 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
    2.5 小结
第3章 不同退耕年限对土壤生物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地概况
        3.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2.4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
        3.2.5 土壤碳矿化速率及土壤潜在硝化势测定
        3.2.6 土壤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退耕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3.3.2 不同退耕年限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3.3.3 不同退耕年限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3.3.4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环境影响因素
    3.4 讨论
        3.4.1 不同退耕年限下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演变
        3.4.2 不同退耕年限下微生物群落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4.3 不同退耕年限下土壤微生物功能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5 小结
第4章 土壤团聚体中丰富和稀有细菌群落对退田还湖的差异性响应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地概况
        4.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2.3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4.2.4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测定
        4.2.5 土壤碳矿化速率及土壤潜在硝化势测定
        4.2.6 土壤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在各样地间的分布特征
        4.3.2 丰富和稀有细菌群落在样地间的分布特征
        4.3.3 环境因子,细菌群落和生物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31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31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e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