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人工刺槐林降雨再分配特征与土壤养分及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3-04 00:25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其冠层对大气降雨进行的再分配可以改变降雨的空间分布并且可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击强度,同时植物-土壤的协同作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侵蚀。为明确黄土高原在退耕还林工程后,刺槐在生长恢复过程中其对降雨再分配特征以及土壤的抗侵蚀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延安市安塞区五里湾流域中4个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10a,18a,28a与43a)为研究对象,并以低肥无灌溉的农田作为恢复0年的对照,实地调查及测量刺槐林的群落组成特征和降雨再分配特征,并结合室内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颗粒组成。研究结果以期为黄土高原地区人工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生态效益过程及其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刺槐在生长过程中其横向生长于28a之前为迅速期,28a后为缓慢期,刺槐林的郁闭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于刺槐28a达最大。地上草本植物群落随的演替序列为薹草(Carex scaposa)+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10a)→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lla)+草地早熟禾+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降雨再分配发生过程研究进展
        1.2.2 降雨对林地的养分输入效应研究
        1.2.3 降雨再分配特征影响因素研究
        1.2.4 降雨再分配特征研究方法
        1.2.5 土壤结构稳定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3.1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群落演替特征
        1.3.2 刺槐林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特征与降雨再分配特征的关系分析
        1.3.3 刺槐林降雨再分配特征对土壤养分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方法
    2.1 研究样地概况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地选择
        2.2.2 植被调查及样品采集
        2.2.3 室内测定
        2.2.4 刺槐林水文特征测量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刺槐林群落演替特征
    3.1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乔木植被特征
    3.2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林下植被特征
    3.3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群落生物量特征
第四章 刺槐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4.1 试验区降雨特征
    4.2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降雨再分配特征
    4.3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凋落物吸水特征及截留量
    4.4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及农田地表径流量
    4.5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含水量
    4.6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
第五章 刺槐林降雨再分配对土壤养分及抗蚀性的影响
    5.1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养分演变特征
        5.1.1 土壤碳氮磷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演变
        5.1.2 土壤速效氮磷养分的演变
    5.2 刺槐林土壤抗蚀性
        5.2.1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团聚体特征
        5.2.2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土壤可蚀性因子
    5.3 刺槐林降雨再分配对土壤养分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5.3.1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降雨再分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3.2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理化性质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753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53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f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