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锌方式和锌源对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其肥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4 04:08
我国小麦主要产地位于北方石灰性土壤地区,是众多农村居民人体所需锌的重要来源。但石灰性土壤的高pH和高CaCO3含量影响了锌的生物有效性。土壤作为植物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提高锌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探讨了不同锌源和施锌方式对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锌源、两种施锌方式对石灰性土壤Zn组分及其锌肥利用率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的结论: (1)研究锌肥种类和施用方法对小麦生育期内土壤中不同Zn组分含量的影响,为指导潜在缺锌石灰性土壤合理土施锌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ZnSO4和Zn-EDTA的田间条施和均施试验研究,分析小麦不同生育期株间土壤不同组分Zn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有效锌(DTPA-Zn)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两种锌肥均增加了株间土壤中有效Zn(DTPA-Zn)及各组分Zn含量,土壤各组分Zn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松结有机态Zn>碳酸盐结合态Zn>紧结有机态Zn>氧化锰结合态Zn>交换态Zn;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条施ZnSO4和Zn-EDTA的DTPA-Zn增加量约为均施处理的2倍和1.2倍;相关...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中的 Zn 含量
1.2.2 土壤中锌的形态及其转化
1.2.3. 土壤中锌的有效性
1.2.4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方法
1.2.5 影响石灰性土壤 Zn 有效性的因素
1.3 存在问题
1.4 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锌肥种类和施用方法对小麦生育期内土壤中不同 Zn 组分含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土样采集及指标测定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ZnSO4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及各形态锌含量的影响
2.3.2 Zn-EDTA 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及各形态锌含量的影响
2.3.3 土壤有效锌与各形态锌的相关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锌源和施锌方法对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过程
3.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生长状况及锌肥利用率
3.3.2 土壤全锌及有效锌含量变化
3.3.3 土壤中不同形态锌含量的变化
3.3.4 土壤有效锌与各形态锌之间的关系
3.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53694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中的 Zn 含量
1.2.2 土壤中锌的形态及其转化
1.2.3. 土壤中锌的有效性
1.2.4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方法
1.2.5 影响石灰性土壤 Zn 有效性的因素
1.3 存在问题
1.4 本研究切入点
第二章 锌肥种类和施用方法对小麦生育期内土壤中不同 Zn 组分含量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土样采集及指标测定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ZnSO4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及各形态锌含量的影响
2.3.2 Zn-EDTA 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锌及各形态锌含量的影响
2.3.3 土壤有效锌与各形态锌的相关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锌源和施锌方法对石灰性土壤锌组分及锌肥利用率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过程
3.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3.2.3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麦生长状况及锌肥利用率
3.3.2 土壤全锌及有效锌含量变化
3.3.3 土壤中不同形态锌含量的变化
3.3.4 土壤有效锌与各形态锌之间的关系
3.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53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5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