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储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3-04 04:2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的质量、土壤固碳、固氮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了野外采样、室内实验的方法,于2016年9月,在和林格尔县城关镇黄土丘陵区,对7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天然草地、坡耕地黑豆、坡耕地玉米、撂荒地、退耕5年灌木、退耕3年灌木和休耕地的土壤碳、氮储量,及各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土壤肥力指标,通过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土壤退化指数评价了土壤质量状况。主要研究结果为:(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性质土壤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速效氮、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中,均表现为草地含量最高,不同的是退耕5年灌木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易氧化有机碳、速效氮和速效钾介于两种坡耕地之间,退耕3年灌木次之;坡耕地全磷和全钾含量高于退耕灌木地,休耕地含量最少。土壤全钾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呈现出坡耕地含量最高,退耕灌木和草地含量较少。(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土土壤碳、氮含量及相关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大体呈现出0-5cm>5-10cm>10-20cm。土壤表层0-20cm土层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在各土层之间均呈现显著性相关关系;土壤...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氮循环的影响
        1.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3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调查与采样
        2.3.2 土壤性质测定方法
        2.3.3 土壤碳氮储量
        2.3.4 土壤质量评估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1.1 土壤全氮含量分析
        3.1.2 土壤速效氮含量分析
        3.1.3 土壤全磷含量分析
        3.1.4 土壤速效磷含量分析
        3.1.5 土壤全钾含量分析
        3.1.6 土壤速效钾含量分析
        3.1.7 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
        3.1.8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3.1.9 土壤pH值分析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土壤含水量分析
        3.2.2 土壤容重分析
        3.2.3 土壤孔隙度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土土壤碳、氮含量及相关性
    4.1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深度的关系
    4.2 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深度的关系
    4.3 土壤全氮与土壤深度的关系
    4.4 土壤表层0-20cm土壤碳氮比
    4.5 土壤表层0-20cm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6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土土壤碳、氮储量
    5.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
    5.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氮储量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6.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综合指数
    6.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退化指数
    6.3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53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53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a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