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典型黑土区侵蚀沟形态及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3-04-19 23:26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四大水蚀区之一,其中沟道侵蚀是水蚀发生的主要形式,掌握东北黑土区沟道侵蚀的基本情况,剖析其形态及分布特征,对于分析东北黑土区沟道侵蚀的成因及水土流失治理至关重要。该研究以典型黑土区嫩江县为研究区域,利用航空遥感影像及1∶5万DEM对区域内侵蚀沟进行普查统计,并分析侵蚀沟的沟宽、沟长、纵比降等形态特征,以及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素对侵蚀沟分布的影响,为黑土区侵蚀沟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沟道侵蚀主要分布在丘陵区,沟道类型以切沟为主,冲沟影响面积仅次于切沟,研究区以小于500m的侵蚀沟为主,数量及面积分别占总数的96.67%、61.99%;2)侵蚀沟的沟宽与沟长为正相关,纵比降与沟宽、沟长为负相关;3)坡向对各类型侵蚀沟的分布影响较小,坡度对侵蚀沟的分布有一定影响,细沟和浅沟主要分布在2~6°和6~15°的坡面上,而切沟和冲沟则主要分布在0~2°、2~6°的坡面上,90%以上的细沟和浅沟、80%以上的切沟、冲沟发生在耕地上;4)嫩江县冲沟地形阈值模型拟合表明嫩江县冲沟发生的临界坡度较小,较小的坡度就能对坡面形成冲刷,出现...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1.2 沟道侵蚀分类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侵蚀沟统计结果
2.1.1 沟道类型统计结果
2.1.2 不同地形区侵蚀沟统计结果
2.1.3 沟道长度统计结果
2.2 侵蚀沟形态特征分析
2.2.1 侵蚀沟的沟宽、沟长、纵比降
2.2.2 坡向、坡度与土地利用情况对侵蚀沟分布的作用
2.3 侵蚀沟地形阈值
3 结论
本文编号:3794420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1.2 沟道侵蚀分类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侵蚀沟统计结果
2.1.1 沟道类型统计结果
2.1.2 不同地形区侵蚀沟统计结果
2.1.3 沟道长度统计结果
2.2 侵蚀沟形态特征分析
2.2.1 侵蚀沟的沟宽、沟长、纵比降
2.2.2 坡向、坡度与土地利用情况对侵蚀沟分布的作用
2.3 侵蚀沟地形阈值
3 结论
本文编号:3794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794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