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平原水库下游土壤水盐动态及监测网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干旱地区平原水库下游土壤水盐动态及监测网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多修建平原水库以满足用水需求,平原水库的渗漏引起周边土壤盐渍化的问题较为严重。本文对新疆北部某大型平原水库下游典型土壤断面的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土壤质量含水率及土壤易溶盐总量等4个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探究水库下游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特征和规律;利用聚类算法对水库下游现有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进行优化设计,剔除冗余井点,优化现有监测井网。经过研究发现:(1)平原水库坝基渗漏会抬升附近地区地下水水位,且随着离水库坝基距离的增大这种作用逐渐减弱。(2)地下水矿化度呈现距离坝基越远,地下水矿化度越小的趋势,这说明坝基渗漏会使得水库下游附近地下水矿化度降低。(3)水库下游大部分的0.0~4.0m全剖面土壤质量含水率高于0.0~1.0m剖面土壤质量含水率,较深层(1.0m以下)土壤质量含水率普遍要高于较浅层(0.0~1.0m)土壤质量含水率,这种影响作用会随着离水库坝基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4)水库下游大部分监测井基本呈现距离水库坝基越远,其土壤易溶盐总量越小,随着离坝基距离的增加,这种作用逐渐减弱。(5)水库下游基本呈现地下水埋深越大,土壤质量含水率越小的趋势,这种作用随着离坝基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6)当地下水矿化度增大时,土壤质量含水率也逐渐升高,反之亦然。这是因为当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时,水分就越难以蒸发散逸,从而间接地增大了土壤含水率。(7)当地下水埋深增大时,相应的土壤易溶盐总量逐渐减小。这种现象在较深层土壤中更为明显。(8)当地下水矿化度增大时,土壤易溶盐总量也随之增大,反之亦然。本文利用SPSS软件的聚类模块对水库现有监测井网络(12个有效监测井)进行系统聚类优化设计(Q型聚类),经过优化结果方差检验和优化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将现有12个监测井按照相似特征划分为七大簇类,同时考虑到不同监测井土壤水盐动态特征的共性和异性,剔除了3个具有较高相似性的监测井,保留了断面1上的CJ1-1、CJ1-3、CJ1-5,断面2上的CJ2-1、CJ2-2、CJ2-3、CJ2-5,断面3上的CJ3-1、CJ3-2等共9个监测井,保证了监测精度要求,保留完整的纵横监测井网络体系。
【关键词】:干旱地区 平原水库 土壤盐渍化 土壤水盐动态 监测网优化 聚类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6.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16-18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案18-23
- 2.1 研究区条件概况18-19
- 2.2 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案19-23
- 第三章 地下水水盐动态23-31
- 3.1 地下水埋深动态23-26
- 3.2 地下水矿化度动态26-30
- 3.3 本章小结30-31
- 第四章 水库下游土壤水盐动态31-41
- 4.1 土壤含水率动态31-35
- 4.2 土壤含盐量动态35-39
- 4.3 本章小结39-41
- 第五章 土壤水盐动态与地下水水盐动态关系41-48
- 5.1 土壤含水率与地下水埋深关系41-42
- 5.2 土壤含水率与地下水矿化度关系42-44
- 5.3 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44-45
- 5.4 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关系45-47
- 5.5 本章小结47-48
- 第六章 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优化48-65
- 6.1 聚类分析概述48-50
- 6.2 监测井网优化设计50-64
- 6.3 本章小结64-65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65-68
- 7.1 结论65-67
- 7.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2
- 作者简介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义天,孙昭华,邓金运;论三峡水库下游的河床冲淤变化[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2 王冬;李义天;邓金运;杨云平;;水库下游冲刷河道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方法[J];水力发电学报;2014年01期
3 陆永军,张华庆;水库下游冲刷的数值模拟——模型的构造[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3年01期
4 尤联元,金德生;水库下游再造床过程的若干问题[J];地理研究;1990年04期
5 陈飞;李义天;唐金武;张亭;;水库下游分组沙冲淤特性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0年01期
6 陆永军,张华庆;水库下游冲刷的数值模拟—模型的检验[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3年S1期
7 陈尚林;王昌民;陈佩富;;水库下游河道行洪能力调查与评价方法的探讨[J];安徽地质;2006年02期
8 徐向阳,余晓珍,戴国荣,朱德伦;江苏省水库下游洪水风险图的分析与编制[J];水文;1999年03期
9 余明辉;窦身堂;孔凡辉;余蔚卿;;水库下游河湾平面形态变化规律研究[J];泥沙研究;2006年02期
10 刘国炳,黄大学;水库下游河流水情变化及河床地貌演变[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尔;谭建;刘兴年;郭志学;;水库下游清水冲刷实例研究[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张兴旺邋张培铁 通讯员 孟帆 李启东;水库下游群众陆续重返家园[N];湖北日报;2007年
2 记者 赵庆国;代表:水库下游利益须得到补偿[N];中国改革报;2008年
3 记者 赵永平;全国防汛进入关键时期[N];人民日报;2006年
4 张藜藜;我市积极部署病险水库除险加固[N];杭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为;水库下游水沙过程调整及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阳;干旱地区平原水库下游土壤水盐动态及监测网优化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2 甘森;水库下游桥渡冲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干旱地区平原水库下游土壤水盐动态及监测网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6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