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9 22:09
本文关键词: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江西典型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设置生物质炭和氮肥2个因素(生物质炭4个水平分别为0t/hm~2,5t/hm~2,20t/hm~2,40t/hm~2;氮肥4个水平分别为0kg/hm~2,60kg/hm~2,90kg/hm~2,120kg/hm~2),研究了生物质炭施入大田3a后对旱地红壤微生物量碳、氮及碳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提高幅度为18.22%~122.74%,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提高幅度为20.86%~312.91%。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后土壤微生物碳氮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18.11%~51.56%,其中以20t/hm~2生物质炭与60kg/hm~2氮肥以及40t/hm~2生物质炭与120kg/hm~2氮肥的比例施用后对微生物碳氮比的降低效果最为明显。因此,通过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可以提高旱地红壤中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氮素生物活性。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红壤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氮肥 旱地红壤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碳氮比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100506)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0812201208)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S154.3
【正文快照】: 生物质炭是由有机物料在厌氧条件下经低温热解产生的含碳丰富的固态物质,是黑碳的一种存在形式。生物质炭孔隙度高、比表面积巨大、带负电荷多、芳香化程度高、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吸附性[1]。因此,被视为增加土壤碳截留、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改良材料[2-3]。研究发现,长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弘宇;马放;苏俊峰;左薇;张献旭;张佳;;不同碳源和碳氮比对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2 李因梁;杨沫;聂耳;史沫;杨晓英;;蚯蚓生态滤池中蚯蚓与植物对污水净化的作用评估[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国平;东江水体中碳氮共脱除功能微生物的特性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2 张韶杰;秦岭箭竹开花期间碳氮比和多胺含量变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旱地红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6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