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层渗漏研究方法综述
本文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层渗漏研究方法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深层渗漏(DP)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准确评价DP对于分析水文循环规律,合理制定水资源规划和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半干早地区,开展该项研究更具价值。目前,干旱-半干旱地区DP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经验方法、物理方法、示踪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由于经验系数需要校正,因而经验方法应用到其他区域受到限制;物理方法又可分为蒸渗仪法、土壤水分通量法、水量平衡法、达西方法以及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法;示踪方法主要从示踪剂的峰值、剖面形状和总含量来计算DP,此方法不是对DP的直接测定,且没有考虑示踪剂的空间变异;数值模拟理论上可对各种条件下的DP进行模拟和预测,但获取参数的难度较大。针对各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将现有评价方法相结合,相互验证,可提高模拟精度;鉴于DP的时空变异性,将现有方法与GIS等新技术集成,可评价大尺度DP的空间异质性;同时,进行长时间序列的野外观测,既可直接获取DP的动态信息,也可为各方法参数的获取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深层渗漏 经验方法 物理方法 示踪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土壤干层的适应性与生态水文响应”(41571213)
【分类号】:S152.7
【正文快照】: 项目名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土壤干层的适应性与生态水文响应”(41571213)深层渗漏是指由于降雨量或灌溉水量过大,使土壤水分向根系活动层以下的土层产生渗漏,从而补给地下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包气带,其值大小可看作是作物根区底部向下运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立柱;赵航;;双点源滴灌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年04期
2 吴谋松;黄介生;谭霄;伍靖伟;;不同地下水补给条件下非饱和砂壤土冻结试验及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3 谭秀翠;杨金忠;宋雪航;查元源;;华北平原地下水补给量计算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3年01期
4 张志杰;杨树青;史海滨;马金慧;李瑞平;韩文光;张武军;;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溉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规律及补给系数[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5 张光辉,聂振龙,张翠云,申建梅;黑河流域走廊平原地下水补给变异特征与机制[J];水利学报;2005年06期
6 郭占荣,韩双平,荆恩春;西北内陆盆地冻结-冻融期的地下水补给与损耗[J];水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7 Eduard Klaghofer,Elmar Stenitzer;干旱气候条件下石膏板小区法海滩幼龄白蜡林水分消耗量评价(英文)[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03期
8 余新晓,程根伟,赵玉涛,张志强;森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01期
9 邱景唐;非饱和土壤水零通量面的研究[J];水利学报;1992年05期
10 雷志栋,杨诗秀,谢森传;田间土壤水量平衡与定位通量法的应用[J];水利学报;198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颖;郭建强;;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张掖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年05期
2 段良霞;黄明斌;;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层渗漏研究方法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年02期
3 万爽;何俊仕;付玉娟;杨钦;;基于人工降水模拟的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分入渗[J];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04期
4 雷呈刚;;新疆棉田多点源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特性试验研究[J];吉林水利;2016年03期
5 欧阳斌强;唐朝生;王德银;徐士康;施斌;;土体水分蒸发研究进展[J];岩土力学;2016年03期
6 邹刚华;李勇;彭佩钦;;中亚热带红壤区不同土地利用土壤田间持水量估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2期
7 梁建财;李瑞平;史海滨;李祯;卢星航;步怀亮;;河套灌区覆盖对盐渍土壤养分迁移与分布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02期
8 王宇涵;杨大文;雷慧闽;杨汉波;;冰冻圈水文过程对黑河上游径流的影响分析[J];水利学报;2015年09期
9 霍思远;靳孟贵;;不同降水及灌溉条件下的地下水入渗补给规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年05期
10 朱海清;虎胆·吐马尔白;赵永成;由国栋;吴永涛;;北疆膜下滴灌棉田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盐运移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蕊;耿桂俊;白岗栓;;保水剂施用量对土壤水分和番茄生长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02期
2 吴谋松;王康;谭霄;黄介生;;土壤冻融过程中水流迁移特性及通量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3 李瑞平;史海滨;薛铸;丁峰;;季节性冻融土壤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值模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Z1期
4 张光辉;费宇红;王惠军;严明疆;刘中培;;基于土壤水势变化的灌溉节水机理与调控阈值[J];地学前缘;2010年06期
5 邸爱民;王兵;;降雨入渗对地下水补给的试验研究[J];吉林水利;2010年05期
6 阳勇;陈仁升;吉喜斌;卿文武;刘俊峰;韩春坛;;黑河高山草甸冻土带水热传输过程[J];水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7 刘君;陈宗宇;张兆吉;费宇红;张凤娥;陈京生;王昭;;利用环境示踪剂估算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天然补给[J];地质科技情报;2009年06期
8 王仕琴;宋献方;肖国强;王志民;刘鑫;王鹏;;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华北平原降水入渗过程[J];水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9 崔远来;熊佳;;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10 陈亚新;屈忠义;高占义;;基于ANN技术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后农田水环境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冠军;刘芳;唐泽军;;石羊河流域井灌区土壤水分深层渗漏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伟;毛乌素沙地东北缘土壤水分动态及深层渗漏特征[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层渗漏研究方法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63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