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连作障碍影响因素及土壤改良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参连作障碍影响因素及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参产业的发展,人参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人参的连作障碍一直是世界一大难题。目前我国人参栽培主要采用伐林栽参方式。随着人参栽培面积的急剧扩大,大片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国家每年大幅减少新林地栽参面积的指标,人参种植面临无地可种的严峻局面。为了解决人参种植行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了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化感物质及微生物生态的废弃人参地土壤改良体系。本文从人参土壤养分、化感物质和微生物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不同年生人参地土壤养分含量和化感物质种类进行分析,测定改良地指标含量,探讨人参连作障碍机制及其改良效果。为了更加完善人参土壤改良技术体系,从树木枝条和杂草秸秆中进行筛选,获得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参年数增加,人参地土壤养分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出现酸化趋势。土壤养分垂直结构具有不同层次变化。改良地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随着栽参年数增加,人参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种类增多。这些化感物质会破坏人参根际土壤环境,改变人参自身代谢机制,进而破坏人参正常生长。与对照区相比,改良地化感物质种类明显减少,改良效果显著。筛选获得了细菌32、放线菌24及真菌10三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并结合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初步鉴定分别为新鞘氨醇杆菌、弗氏链霉菌和土曲霉。综上所述,结合人参土壤养分、化感物质和微生物分析,探讨人参忌连作原因及改良效果,为制作生态生物有机菌肥及完善人参土壤改良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最终解决人参连作障碍问题。
【关键词】:人参 连作障碍 土壤改良 纤维素降解菌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67.51;S15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引言10-18
- 1.1 研究背景10-13
- 1.1.1 我国人参产业的发展现状10-11
- 1.1.2 人参连作障碍机理研究11-13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3-15
- 1.2.1 研究内容13-14
- 1.2.2 技术路线14-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6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6-18
- 2 人参土壤养分18-36
- 2.1 材料与方法18-24
- 2.1.1 试验材料与设计18-19
- 2.1.2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19-20
- 2.1.3 试验方法20-23
- 2.1.4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23-24
- 2.2 结果与分析24-34
- 2.2.1 pH值变化24-25
- 2.2.2 有机质含量变化25
- 2.2.3 全氮含量变化25-27
- 2.2.4 全磷含量变化27-28
- 2.2.5 全钾含量变化28
- 2.2.6 碱解氮含量变化28-29
- 2.2.7 速效磷含量变化29-30
- 2.2.8 速效钾含量变化30-31
- 2.2.9 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及pH值之间相关性分析31-32
- 2.2.10 土壤矿质元素全量含量变化32-33
- 2.2.11 土壤矿质元素有效态含量变化33-34
- 2.3 本章小结34-36
- 3 人参化感物质36-49
- 3.1 材料与方法36-37
- 3.1.1 材料与试验设计36
- 3.1.2 试验方法36
- 3.1.3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36-37
- 3.2 结果与分析37-48
- 3.2.1 0年生人参地土壤甲醇提取液有机成份鉴定37-38
- 3.2.2 3年生人参地土壤甲醇提取液有机成份鉴定38-41
- 3.2.3 4年生人参地土壤甲醇提取液有机成份鉴定41-45
- 3.2.4 改良土壤甲醇提取液有机成份鉴定45-46
- 3.2.5 改良人参地长势分析46-48
- 3.3 本章小结48-49
- 4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49-72
- 4.1 材料与方法49-55
- 4.1.1 材料与试验设计49-51
- 4.1.2 试验方法51-55
- 4.2 结果与分析55-70
- 4.2.1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55-58
- 4.2.2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子鉴定58-61
- 4.2.3 纤维素降解菌酶活测定61-63
- 4.2.4 菌种的特性研究63-70
- 4.3 本章小结70-72
- 5 结论72-74
- 参考文献74-82
- 致谢82-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3-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跃英,张崇禧,李向高,赵英;吉林省参业应研究和实施创新战略[J];人参研究;2001年03期
2 曹志强;中国吉林人参网站与人参的发展[J];人参研究;2003年01期
3 那中凯,关心,冯立艳,宿武林;论影响我国人参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J];人参研究;1998年04期
4 张崇禧,郑友兰,王秀全,孙立诚,李向高;对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的建议[J];人参研究;2001年02期
5 鲁守诚;韩龙琴;崔艳龙;丁亚民;;人参之乡抚松县林地经营模式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2年04期
6 曹志强,金慧,宋心东;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J];人参研究;2002年01期
7 谢文丰;陈玉清;刘艳君;刘希芬;;集安市规范参业用地使用管理的基本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3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春雷;刘建军;;吉林省人参整合营销策略的创新与选择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景元;赵心忠;秦超;韩萍;初杰;;关于推动人参、酿造型葡萄两个产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3 郑策;全颖;凌立莹;张旭;苌群红;;基于SWOT分析法的吉林省人参品牌战略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4 ;如何打造珍品陈皮商业销售体系[A];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论坛主题发言材料[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良国 王博凡;对人参价格波动的理性思考[N];长白山日报;2005年
2 刘张林;人参焉能当萝卜卖[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3 本报记者 胡文华;东北人参为何只卖胡萝卜价[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李祖春 张光荣 记者 徐文;人参飘香 催开花千树[N];吉林农村报;2006年
5 ;人参产业不断创新[N];吉林日报;2007年
6 徐敬刚;人参产业的脊梁[N];协商新报;2006年
7 记者 韩维民;推动人参产业健康发展[N];延边日报;2006年
8 闻文;人参产业园等项目在吉林通化签约[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金丰杰;人参产业:巨大的创新挖潜可能[N];中国经营报;2006年
10 丁金宝;市人参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N];长白山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红艳;人参蛋白活性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美兰;延边人参产业现状及打入国际市场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2 张影;吉林省白山市人参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3 冯莫涵;吉林省绿色人参产业政策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4 李鹏飞;辐照技术对人参抗肿瘤作用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杨振;钙对人参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6 娄红;长白山地区人参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7 杨静怡;吉林A公司百吨人参建设项目经济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8 陈金鸾;不同产区人参中营养成分及有效成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刘正慧;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混合使用防治人参主要病害可行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10 李晨曦;不同类型遮荫棚对农田人参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人参连作障碍影响因素及土壤改良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6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