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集雨区苗木地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7 15:03
本文关键词: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集雨区苗木地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摘要】:采用田间径流小区定位研究方法,以合溪水库集雨区苗木种植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撒施(对照)、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区外设置植草缓冲带、条施、穴施6种施肥管理处理小区,探究不同施肥管理模式对合溪水库集雨区苗木地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筛选最佳施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管理模式下,苗木地地表径流年总氮素径流流失通量大小顺序为:撒施(对照)覆膜条施穴施区外植草缓冲带秸秆覆盖,撒施(对照)、地膜覆盖、条施、穴施、区外设置植草缓冲带和秸秆覆盖6种施肥管理模式下的年总氮素径流流失通量分别为35.61,18.30,15.86,12.94,8.18,3.44kg/(hm2·a),说明穴施、区外设置植草缓冲带和秸秆覆盖是较佳的施肥管理模式,将其优化组合后会显著消减水库集雨区苗木地径流氮素流失及其对水库水质的潜在影响。此外,不同施肥管理模式下,苗木地径流水样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为颗粒态氮,其次为硝态氮,其中,撒施(对照)、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区外植草缓冲带、条施和穴施年均流失的颗粒态氮占流失总氮的比例分别为69.11%,68.87%,68.04%,61.89%,61.17%和65.09%;年均流失的硝态氮占流失总氮的比例分别为23.18%,23.36%,20.21%,27.20%,32.02%和28.71%。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浙江省长兴县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合溪水库 苗木地 地表径流 氮素流失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00305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800)
【分类号】:S157;X52
【正文快照】: county.In addition,particulate nitrogen was the dominant form of nitrogen loss in the runoff,followed bynitrate nitrogen under all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modes.Furthermore,for the management mode ofbroadcast placement(contrast),plastic mulching,straw m
【相似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焉莉;不同施肥管理对东北玉米连作地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30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3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