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粒径结构对充填复垦重构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生理生态性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煤矸石粒径结构对充填复垦重构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生理生态性质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不同颗粒级配煤矸石 充填复垦 玉米生理生态特性 重金属含量
【摘要】:为了研究自然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和不同覆土厚度条件下不同颗粒级配煤矸石充填复垦地重构土壤理化性质及在其之上生长的玉米(Zea mays L.)的生理生态特性,以淮南创大"煤矸石充填复垦示范基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分区分层采集实验区范围内土壤样品,检测并分析其主要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监测实验区内玉米各生理生态指标变化情况及其植株各部分的重金属含量,探究以不同颗粒级配煤矸石作为填充基质对其充填区域农作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分选后的煤矸石作为填充基质比自然状态下的煤矸石填充基质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和透气性,尤其以70%~100%粒径为80 cm的煤矸石作为填充基质的重构土壤培育的玉米,其各项生理生态指标均表现良好,说明该复垦方案更有利于玉米的生长。但两种以煤矸石作为主要填充基质的复垦方案都面临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和向植物体迁移的问题。如何降低重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的迁移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关键词】: 不同颗粒级配煤矸石 充填复垦 玉米生理生态特性 重金属含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323;42372369) 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12-k-24)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08085QE91)
【分类号】:S153;X752;S513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徐良骥,黄璨,李青青,朱小美,刘曙光.煤矸石粒径结构对充填复垦重构土壤理化性质及农作物生理生态性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6,25(1):141-148.XU liangji,HUANG Can,LI Qingqing,ZHU Xiaomei,LIU Shuguang.Study on the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Reconst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匡少平,徐仲,张书圣;玉米对土壤中重金属铅的吸收特性及污染防治[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1期
2 高永华;王金;赵莉;刘忠;;污灌区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分布与迁移转化特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冯绍元,齐志明,黄冠华,查贵锋;重金属在夏玉米作物体中残留特征的田间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荀兰平;;煤矸石山的治理方法探讨[J];科技资讯;2006年34期
2 荀兰平;;煤矸石山的治理方法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2期
3 张成梁;杜永吉;李美生;吕皎;袁良红;;自燃煤矸石山热能资源及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4 王伟;张洪江;张成梁;郑国强;李美生;;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影响因子初探——以山西省阳泉市280煤矸石山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02期
5 郑国强;张成梁;张洪江;王伟;李美生;张勇;;温度对煤矸石山水分及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山西省阳泉市煤矸石山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年03期
6 魏忠义;王秋兵;;大型煤矸石山植被重建的土壤限制性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1期
7 张庆利;渠立权;;煤矸石山生态复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8 ;本溪市煤矸石成为制砖业的主要资源[J];辽宁建材;2009年10期
9 于桂芬;杨亚平;王淑娟;;潞安煤矸石山治理后植被衰退防治技术研究[J];煤;2011年06期
10 刘相国;;防止煤矸石山的自燃[J];环境保护;198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刚;张恩;马霄;李威特;;煤矸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丽娜;刘金辉;张峰;;煤矸石山的综合治理[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张弘弛;;山西晋城地区无烟煤矿区自燃煤矸石山治理实践[A];煤矿固体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4 张成梁;黄艺;袁良红;王书宏;;自然煤矸石山生境构建技术[A];工程绿化理论与技术进展——全国工程绿化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章煜;王涛;皮明建;;浅谈平顶山煤矸石山治理方法及原理[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6 隋淑梅;徐颖;;对矿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限制性条件的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7 郝成君;翟子陆;王岩;;煤矸石有效成份的化学提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朱玮;刘晶;李伟文;徐茂岭;;滕州市煤矸石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止对策和措施[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9 赵广东;王兵;苏铁成;李刚;白秀兰;;极端困难立地植被综合恢复技术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10 ;自燃煤矸石山注浆灭火技术[A];煤矿固体弃物处置与利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勇;煤矸石砖厂为何吃不饱[N];人民日报;2005年
2 黄朝武;淄博:让煤矸石从“沉睡”中“苏醒”[N];农民日报;2006年
3 任润山 薛喜忠;煤矸石铺上高速路 企业实现合作共赢[N];中国煤炭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元友邋陈玮英;绿化煤矸石山平煤二矿变废为宝书写神奇[N];中国企业报;2008年
5 刘国荣;洪山殿煤矿综合利用煤矸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6 通讯员 司成钢 记者 侯忠江;本溪煤矸石成了资源“香饽饽”[N];科技日报;2009年
7 吴敏 郑金富 何兴明;邵武:300万吨煤矸石派上新用场[N];闽北日报;2009年
8 张韶军;煤矸石寒区筑路技术有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9年
9 记者 杜发强;我省首条煤矸石制砖生产线正式投产[N];平凉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吴正楠;1500万吨煤矸石的出路[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利国;煤矸石山中多组分溶质释放—迁移规律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许丽;阜新矿区煤矸石山生境演变特征及其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3 张成梁;山西阳泉自然煤矸石山生境及植被构建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高杨;自燃煤矸石山隔离层覆压阻燃参数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5 黄文章;煤矸石山自然发火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曹启坤;自燃煤矸石在水泥、混凝土及路基中应用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祥雨;温度影响下煤矸石内铁离子迁移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常贺;淮北煤矸石在高等级公路路基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窦琳;风化作用下煤矸石中重金属释放的地球化学效应[D];长安大学;2015年
4 魏嵬;煤矸石基质改良及草被植物适应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5 安林萍;煤矸石风化物的复垦特性及其改良措施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6 姚有庆;阳泉280煤矸石山适宜植物选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7 龚龙飞;温度—水流耦合作用下煤矸石内污染物传输动力学行为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8 潘荣锟;煤矸石山爆炸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9 卫鹏宇;成庄矿3~#、9~#煤矸石混堆条件下自燃特性实验及预防技术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宋楠;煤矸石山坡面覆盖对土壤改良和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4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57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