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荒漠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其与根系分布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五种荒漠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其与根系分布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地下生物量 根系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碳库 荒漠草原
【摘要】:研究土壤有机碳与根系分布之间关系对评估碳储量和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荒漠区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与植物根系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选取深根性表层型灌木(表层根系生物量最大)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和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深根性非表层型(表层根系生物量不是最大)灌木白刺(Nitratia tangutorum)、浅根性表层型灌木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及浅根性非表层型灌木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为优势种的5种荒漠灌木群落为研究对象,测定100 cm深度内不同层次根系生物量及土壤有机碳含量,探讨灌木群落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与根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群落0~20 cm根系生物量碳密度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层次或累积深度不显著相关;(2)梭梭群落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低于与其他4个群落(P0.01),其他4个群落无显著差异(P0.05);(3)优势种为表层型的梭梭、中间锦鸡儿和红砂群落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群落及优势种根系变化趋势一致,优势种为浅根性非表层型的霸王群落仅表层40 cm土壤有机碳与优势种灌木根系分布规律一致,优势种为深根性非表层型的白刺群落土壤有机碳与优势种根系分布规律一致。本研究表明,荒漠灌木群落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群落0~20 cm根系生物量显著相关,群落优势种根系分布类型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地下生物量 根系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密度 碳库 荒漠草原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905)资助
【分类号】:S714.2
【正文快照】: 植被类型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周莉等,2005)。根系的垂直分布直接影响土壤各层次的有机碳数量(Berger et al.,2002)。探究土壤有机碳与植物根系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评估气候变化下土壤的固碳潜力。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荒漠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仅3.5 t·hm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华,陈亚明,王彦荣,万长贵;阿拉善主要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04年03期
2 黄林;王峰;周立江;黄茹;齐代华;魏刚;;不同森林类型根系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2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2 赵征宇;蔡葵;赵明;;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3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4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5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6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岭;朱丕生;;畜禽粪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7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王秀峰;;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8 赵明;王文娇;蔡葵;赵征宇;于秋华;;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9 张英鹏;李彦;张玉凤;董亮;孙明;;水溶性螯合肥对章丘大葱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10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陈建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Z赯,
本文编号:6028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0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