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夏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1 06:12
本文关键词:2016年夏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摘要】:2016年夏季(6-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第一高值,降水南北分布不均,涝灾重于旱灾,气象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主要特点为南方暴雨频繁,长江中下游入梅后洪涝连发,但影响不及1998年;北方出现区域性强降雨,突发性和极端性强;长江中下游7月下旬和8月中旬两段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高温对一季稻影响仅次于2003年和2013年。江淮江汉高温热害和洪涝灾害事件连续,范围重叠,对作物影响偏重;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等地夏伏旱偏重。
【作者单位】: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夏季气候 夏收 强降水 高温 台风
【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1)“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我国北方干旱致灾过程及机理”
【分类号】:S162
【正文快照】: 2016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2.3℃,较2015年同期偏高0.7℃,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30a均值)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值。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西北大部、内蒙古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偏高1~2℃,其中甘肃东南部和青海大部偏高2~4℃(图1a)。全国,
本文编号:602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02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