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西北地区县域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农业大学》 2012年
湖南省县域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邓胜东
【摘要】: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如何构建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则是推进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前湖南省的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包括县域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基本思路逐步明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方式进一步创新转变;农村科技和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推进等多方面的进步。但是当前我省的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着如县域公益性科技服务体系普遍薄弱;基层及推广体系改革难以统筹协调;县级政府推进推广体系改革的统筹政策滞后;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县域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下降以及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科技教育网络严重萎缩等诸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为了加快湖南省县域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建立农机推广投入长效机制,确保公益性服务职能有效履行;培养新型农业科技应用主题,大力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切实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加强县域农村科技服务载体建设,积极发展经营性农技服务主体;贯彻落实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着力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结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李小林;张胜文;邹坤;彭日民;李红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黄永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3 李虹;岳正华;徐元玲;;关于县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相关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3期
4 李树奎;李同昇;;我国西北地区县域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评价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1年01期
5 颜平建;颜会哲;薛绍华;;强化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的研究——基于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于海珍;;唐山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06期
7 张鹏飞;;湖北省县域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1期
8 王勇;;农村科技信息化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12期
9 杨军;葛孚桥;;广东省县域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撑问题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10 黄武;;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多种实现形式[J];农村经济;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立平;徐世艳;郭瑞华;吕珂;侯倩倩;赵泽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2 倪雄飞;;广东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模式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3 于新民;;大中农场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势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1期
4 孙国梁;赵邦宏;唐婷婷;;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5 黄顺安;陈飞香;;珠江三角洲地区基层农业科技平台创新模式探索[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6 李豫新;付金存;;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新疆兵团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2年04期
7 杨倩倩;陈英;金生霞;赵佳琪;;河西走廊中部山丹县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2年06期
8 于正松;李同昇;李献波;孙东琪;;西北地区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空间分异——以陕、甘、宁县域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4期
9 杨军;葛孚桥;;广东省县域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政策支撑问题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10 张能坤;;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及创新[J];农村经济;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淑云;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协同运行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庄道元;基于农户视角的粮食作物主导品种推广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祁英华;山东省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蓓;福建省新农村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黄体杨;面向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的县域农村信息服务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贺福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欣晖;构建江苏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6 兰淼;凤山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吴涛;陕西省县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魏冉;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孙博兴;通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服务实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峰;王学锋;;我国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创新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2 赵海林;;制约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因分析[J];成人教育;2007年07期
3 胡凯;熊琴;;我国利益多元化下的公共政策制定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吴开松;刘琪;;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研究——以内蒙古农牧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5 潘文华;胡胜德;;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问题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7 刘笑明;李同升;;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的定量化评价研究——以杨凌、关中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8 刘彦随,王大伟,彭留英;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向[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9 张义丰,王又丰,刘录祥,侯向阳;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研究进展与思考[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10 王丽霞;任志远;;山西省大同市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J];地理研究;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缪琴;[N];成都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宦建新;[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霞;基于农户生产技术选择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技推广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2 石荣斌;建设新农村时期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市场研究;1994年01期
2 李忠学,吴琼;县域经济规划问题初探[J];北方经贸;1998年06期
3 李现科;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论坛开幕词[J];经济论坛;2000年17期
4 魏立刚;我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J];湖南经济;2001年10期
5 钟培林;浅谈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地方政府管理;2001年02期
6 夏法云,王振通,刘晓华;解决县域经济融资难的途径[J];济南金融;2002年06期
7 张文强;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J];实事求是;2002年02期
8 苑晓志;县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意义[J];农业经济;2003年07期
9 张全新;积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发展论坛;2003年11期
10 徐成华;县域经济——促进城镇化的“加加钙”[J];小城镇建设;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建勋;;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A];2011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1年
2 农燕妮;李华;;以项目为载体 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加快把县域建设成技能型劳动力输出基地[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王泽平;;发展县域经济要确立“六个理念”、处理“六个关系”[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刘战平;;振兴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大力发展中小企业[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徐斌;李燕芳;;对廊坊市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思考[A];京津走廊经济崛起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纪念廊坊开发区建立十五周年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专题征文研讨活动论文集[C];2007年
8 田千喜;王乔;;县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问题探索[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曼;;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弯道超车”——从比较优势陷阱的视角[A];行政管理学视阈中县域经济与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之路(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09)[C];2009年
10 宋丽;;地方政府支持县域经济企业发展模式初探——以浙江省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为例[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乡镇企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叶韬;[N];贵州日报;2008年
2 勉县县委书记 王隆庆 县长 王山稳;[N];汉中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黄宝锋;[N];辽宁日报;2008年
4 王春艳 叶茜 钟晓晴 本报记者 童顺鸣;[N];四川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长江 王显琴;[N];林芝报;2008年
6 首席记者 栗明;[N];鞍山日报 ;2009年
7 贵州省乡镇企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叶韬;[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麦正伟 张明海 见习记者 张黎黎;[N];西藏日报;2009年
9 邱际兰 卓华林 南康市政协;[N];光华时报;2009年
10 中共长治县委书记 常光明;[N];长治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虹;都市连绵区县域产业发展的复杂性及因应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付野;科技进步与县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晓艳;新农村科技、经济、社会、环境耦合仿生及协同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庆;浅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胡灿伟;“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县域经济组团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陈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空间经济计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芝俊;国家级农技推广项目投资强度与适宜规模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9 匡远配;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黎春秋;县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与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青;泰安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三保;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猛;国际金融危机对包头市县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许平洋;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拉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陈泽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6 黄翀胤;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单小洁;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小军;清徐醋特色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尤文龙;我国省直管县问题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胡家法;当代中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西北地区县域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5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