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中亚热带山区土壤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12 14:28

  本文关键词:中亚热带山区土壤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铁铝氧化物 水稳定性大团聚体 稳定性


【摘要】:以福建省三明市本底条件一致的三片林分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湿筛法测定了水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分析了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与0.25 mm大团聚体数量及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呈现出米槠次生林米槠人工林杉木人工林,游离结晶态(Fed、Ald)无定形(Feo、Alo)络合态(Fes、Als)。(2)0.25 mm大团聚体含量呈现米槠次生林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林分之间差异显著,MWD值的趋势与之相似。(3)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均与0.25 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数量及MWD值达到显著甚至极显著相关,但通过分析相关系数R和显著性P说明氧化铝可能比氧化铁更有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无定形及络合态铁铝氧化物比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更能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三明市三元区林业局;
【关键词】铁铝氧化物 水稳定性大团聚体 稳定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3001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3503130001)
【分类号】:S714.2
【正文快照】: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在调节土壤肥力,维持土地生产力上具有重要作用[1],而且影响着土壤孔隙度、透水性、抗蚀性等[2],其稳定性是反映土壤结构的重要指标。同时,土壤团聚体是土壤固碳的主要场所[3],其对土壤有机碳的物理保护被认为是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机制[4]。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哲锋;高波;李小刚;;利用方式对干旱草原土壤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魏开基;;土壤结构[J];北方水稻;1980年01期

3 许中坚,刘广深,喻佳栋,刘维屏;模拟酸雨对红壤结构体及其胶结物影响的实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3期

4 张琦珠;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第三讲 土壤结构与土壤有机质[J];新疆农垦科技;1986年01期

5 常青山;蔡祖国;杨卫军;王幸斌;;天安特生态调节剂对南方不同农业土壤结构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2期

6 何东进,洪伟,吴承祯,郑郁善;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土壤肥力表征指标的研究[J];山地学报;2001年S1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奕;鲁彩艳;陈欣;;不同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2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筛选及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和土壤活性的影响[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晓萍;表征富铁土土壤侵蚀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物理学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刘彩霞;耐盐碱微生物的筛选及在盐碱土团聚体形成中的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3 王胜涛;耕作和有机物质投入对土壤碳库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田浩;侵蚀退化红壤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机制的演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益;黄土高原土壤结构性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侯建筠;重庆市典型岩溶区的土壤肥力特征[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7 孙站成;鄂南几个红壤在降雨过程中表土结构变化及侵蚀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620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620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