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径流冲刷条件下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与侵蚀因子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2 14:30

  本文关键词:径流冲刷条件下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与侵蚀因子关系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冻融坡面 薄层水流 土壤剥蚀率 起始解冻深度 水动力参数


【摘要】:春季解冻期,反复的冻融作用破坏土壤稳定性,土壤抗蚀性降低,在水力的复合作用下很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开展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与侵蚀因子关系的研究,以期为冻融坡面土壤侵蚀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本文通过2个(10。、15。)坡度、2个(3、9 L/rmin)流量和4个(2、5、8、11 cm)起始解冻深度组合进行野外模拟薄层水流冲刷试验,研究冻融坡面薄层水流水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分析土壤剥蚀率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与侵蚀因子间的相互响应关系,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与7个侵蚀因子关系,试验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冻融坡面薄层水流结构本试验研究范围内雷诺数小于900,坡面流流型为层流,弗劳德数大于1,,坡面流流态为急流。坡度相同时,雷诺数和弗劳德数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雷诺数随着坡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而弗劳德数则呈增加趋势,起始解冻深度5cm时二者达到最大。(2)冻融坡面水动力参数变化特征坡度相同时,径流量的增大导致坡面径流水深也增大;径流量相同时,径流水深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阻力系数随径流量和坡度的变化规律与径流水深相反;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单位水流功率三者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随流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起始解冻深度条件下,坡度对径流水深、水流剪切力和单位水流功率起主要影响作用,流量对阻力系数、水流功率起主要影响作用。各个水动力参数均可以表示为流量和坡度的幂函数。(3)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变化特征土壤剥蚀率随着径流量和坡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流量为3L/min时,土壤剥蚀率在起始解冻深度5cm时最大,随着起始解冻深度的增大土壤剥蚀率有减小的趋势;流量为9L/min时,土壤剥蚀率随着起始解冻深度增加呈增大的趋势。(4)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主要影响因子流量与土壤剥蚀率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坡度次之,与流量、坡度呈幂函数关系;水流功率与土壤剥蚀率的模糊贴近度最大,单位水流功率和水流剪切力分别位于二、三位,土壤剥蚀率与三者分别呈线性相关关系;水流功率对土壤剥蚀率的决定作用最大,起始解冻深度次之,水流剪切力通过其他因素对土壤剥蚀率的间接作用最大:三种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流功率、流量、解冻深度、坡度是影响土壤剥蚀率的主要因素。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起始解冻深度和水流功率的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线性预测方程。
【关键词】:冻融坡面 薄层水流 土壤剥蚀率 起始解冻深度 水动力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7.1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坡面流结构研究进展12-13
  • 1.2.2 径流水深研究进展13
  • 1.2.3 阻力系数研究进展13-14
  • 1.2.4 土壤剥蚀率与水动力参数关系研究进展14-15
  • 1.2.5 解冻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15-17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7-19
  • 1.3.1 研究目标17
  • 1.3.2 研究内容17-18
  • 1.3.3 技术路线18-19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19-23
  • 2.1 研究区概况19
  • 2.2 试验设计19-20
  • 2.3 供试土样20
  • 2.4 试验径流小区布设20-21
  • 2.5 试验步骤21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21-23
  • 第三章 冻融坡面水动力参数变化规律23-37
  • 3.1 冻融坡面水流结构分析23-27
  • 3.1.1 雷诺数变化特征分析23-25
  • 3.1.2 弗劳德数变化特征分析25-27
  • 3.2 冻融坡面径流水深变化特征分析27-28
  • 3.3 冻融坡面阻力系数变化特征分析28-31
  • 3.4 冻融坡面水流剪切力变化特征分析31-32
  • 3.5 冻融坡面水流功率变化特征分析32-34
  • 3.6 冻融坡面单位水流功率变化特征分析34-35
  • 3.7 本章小结35-37
  • 第四章 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与侵蚀因子关系分析37-48
  • 4.1 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变化特征分析37-38
  • 4.2 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主要影响因素分析38-45
  • 4.2.1 土壤剥蚀率影响因子灰色关联分析38-41
  • 4.2.2 土壤剥蚀率影响因子模糊贴近度分析41-43
  • 4.2.3 土壤剥蚀率影响因子通径分析43-45
  • 4.3 逐步回归分析45-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8-50
  • 5.1 结论48-49
  • 5.2 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5
  • 致谢55-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6-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辉,卫海燕,刘宝元;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年01期

2 李勉;姚文艺;陈江南;丁文峰;杨剑锋;李莉;杨春霞;;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影响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3 李勉;姚文艺;杨剑锋;陈江南;丁文峰;李莉;杨春霞;;草被覆盖阻延坡面流作用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1期

4 敬向锋;吕宏兴;潘成忠;雒天峰;;侵蚀性坡面流流态的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2期

5 洪天求;胡宏祥;马友华;;坡面水土迁移动力学理论及发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2期

6 贾婵娟;孙三祥;张建东;马德娣;刘军军;;坡面流水流流态的试验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8年05期

7 王玲玲;姚文艺;申震洲;杨春霞;;草被覆盖度对坡面流水力学参数的影响及其减沙效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年01期

8 李勉;姚文艺;杨剑锋;陈江南;丁文峰;李莉;杨春霞;;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态影响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9 于朋;雷孝章;陈平安;张广兴;周玉霞;;坡面流水力学特性研究的进展[J];四川水利;2009年04期

10 王玉强;王英华;张宽地;;坡面流侵蚀规律的初步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勉;姚文艺;陈江南;丁文峰;王文龙;;坡沟系统坡面流能量变化过程与特征[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下册)[C];2005年

2 刘阳;许歌辛;李洪星;黎肖平;;降雨引起的坡面黑土侵蚀厚度的计算[A];发展水土保持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3 刘阳;许歌辛;李洪星;黎霄平;王振儒;罗立丽;苏晓光;姜桂霞;;降雨引起的坡面黑土侵蚀厚度的计算[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安翼;刘青泉;唐超;;坡面薄层水流的阻力特性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明;;红壤坡面地表径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红;坡面地表上风沙跃移运动的数值模拟[D];兰州大学;2015年

2 郑子成;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糙度的作用及变化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傅涛;三峡库区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评价建模[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4 管新建;不同土质坡面水蚀过程模拟试验及建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冠华;茵陈蒿群落分布格局对坡面侵蚀及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丽萍;黄土边坡坡面稳定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tD;坡面水蚀输沙动力过程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钱婧;模拟降雨条件下红壤坡面菜地侵蚀产沙及土壤养分流失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夏卫生;电解质脉冲法测量坡面薄层恒定水流速度的研究及其初步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耿晓东;主要水蚀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对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明新;地表粗糙度对坡面流水力特性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黄欢;不同控制截排水布置方式下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模拟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程艳飞;山区高速公路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朱高立;模拟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崩积体坡面侵蚀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侯沛轩;不同降雨条件下植被调控坡面水沙过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6 宋亚倩;黄土坡面草被措施降雨径流调控效应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刘彦辰;径流冲刷条件下冻融坡面土壤剥蚀率与侵蚀因子关系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8 洪斌;降雨作用下红土型库岸坡面的侵蚀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梁永哲;植被对含碎石土壤坡面产流产沙影响的试验研究[D];三峡大学;2016年

10 常勇;中国南方峰丛洼地坡面流产生机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2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662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