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遥感技术的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条锈病病情反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9:25

  本文关键词:基于遥感技术的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条锈病病情反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麦条锈病 病情反演 氮素


【摘要】:为构建不同施氮条件下,小麦条锈病病情光谱反演模型,设置了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接种小麦条锈病,将菌情指数与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参数进行回归分析,构建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共5个模型。为了评估施氮量对病情反演模型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氮素因子,模型病情反演预测效果表明,抽穗期模型加入氮素因子后预测效果有所提高,抽穗期的模型1-1(R2=0.392 8,P=0.005 4)、1-2(R2=0.449 8,P=0.011 3)、2-2(R2=0.573 3,P=0.001 7)预测效果较好且较稳定,开花期、灌浆期、乳熟期模型预测效果不理想。本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利用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参数较好反演抽穗期小麦条锈病病情,加入氮素因子后预测效果有所提高,说明氮素因子对病情反演有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 病情反演 氮素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5TC008)
【分类号】:S127;S435.121.42
【正文快照】: 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小麦条锈病一旦流行,会对小麦产量造成极大损失。历史数据表明:自建国以来,1950、1964、1990和2002年中国小麦条锈病4次大流行,小麦产量损失分别达60、30、26和14亿kg[1]。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大,小麦条锈病传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洪宇;;农业部布置小麦条锈病秋防工作[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20期

2 廖振惠;德阳市小麦条锈病发生及防治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06期

3 史延春,谢谦;小麦条锈病特大流行年份的应对措施——甘肃天水在条锈病特大流行年份基本控制病害为害[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年06期

4 勾建军,李得新,李计勋,吴春柳,寇奎军,张东平,李志军,张广荣,杨树昌;从河北省2002年小麦条锈病流行特点认识该病的传播规律[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年08期

5 樊民周,车俊义,卫军锋,王亚红;加强综合治理 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为害——对陕西省2002年、2003年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的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04年03期

6 ;切实加强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J];四川农业科技;2004年03期

7 廖中元,苟明强,何正明,田茂元,蒲光均,杜杰,何玉钏;小麦条锈病最佳防治时期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吴蓉;警惕小麦条锈病在四川省大流行[J];四川化工;2004年02期

9 窦利锋,李全才;庆阳市西峰区小麦条锈病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模型[J];甘肃农业;2004年05期

10 崔鸣,李增义,王玉波,朱陵侠;陕南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原因与防治对策[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鸣;;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2 李金锁;;南阳市2009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A];河南省植保学会第九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八次、河南省植病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齐立;李冬梅;邓俊俊;彭旭红;;荆州市2002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A];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曹远林;牛永春;徐小峰;赵保路;;一氧化氮对小麦条锈病菌孢子萌发及条锈病症状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何召顺;钟文;贾红卫;;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技术的实践与启示[A];2005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5年

6 贾金明;张明捷;徐巧真;郭明荣;毛桂萍;许庆娥;郭宁宁;;黄河中下游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张弘;陈怀亮;徐爱东;刘伟昌;杨海鹰;;河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刘国定;王勤;;淮河流域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9 刘社芳;刘新德;;小麦条锈病灾变规律和测报防治技术研究[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10 彭红;;2006年河南省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庄俊康 通讯员  蒲崇建;小麦条锈病范围扩大[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吴志远 通讯员 鲁国梁 实习生 张溪;我省全力以赴阻击小麦条锈病[N];湖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喻人旺;防控小麦条锈病[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4 买天;小麦条锈病可防可控[N];农民日报;2006年

5 江娜;从源头治理小麦条锈病 事半功倍[N];农民日报;2006年

6 ;小麦条锈病防控全面展开[N];农民日报;2007年

7 记者 孙镇;全省小麦条锈病控制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N];天水日报;2006年

8 李茗;集中精力攻克小麦条锈病 为我市农业发展作贡献[N];西安日报;2006年

9 记者 王朝霞;小麦条锈病预防在康乐启动[N];甘肃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魏星奎;全市小麦条锈病呈高发趋势[N];绵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刚;小麦条锈病区域流行的相关性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沈丽;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及生态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冷伟锋;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及网络信息平台构建[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曹张军;来自华山新麦草抗小麦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小偃6号高温抗条锈性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飞;小麦条锈病孢子大气传输的数值模拟[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2 罗菊花;小麦条锈病遥感监测与危害评估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3 袁磊;基于小波网络的小麦条锈病预测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闫艳;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小麦条锈病预测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董万军;宁夏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策略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王秀琴;宁夏小麦条锈病药剂防治试验示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谢飞舟;陕西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规律进一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黄木易;冬小麦条锈病害的高光谱遥感监测[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9 王鹏伟;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远程预警系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柳泽光;源于华山新麦草抗小麦条锈病基因的遗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2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12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b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