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紫色土小流域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特征

发布时间:2017-08-28 20:25

  本文关键词:紫色土小流域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紫色土 体积分形维数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颗粒组成


【摘要】:在三峡库区忠县虾子岭小流域选择林地、旱地、水田3种土地利用类型采集了63个土样,利用分形维数研究了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颗粒特征。结果表明,紫色土剖面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在2.406~2.551之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分形维数随土壤深度增加变化的趋势不同;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土粒结构组成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受黏粒量影响最为显著,即土壤黏粒量(≤0.002mm)越高,分形维数越大;3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平均值表现为水田林地旱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除0~20cm土层外其余各层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差异不显著。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紫色土 体积分形维数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颗粒组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234) 重庆市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cstc2013jcyjA80014)
【分类号】:S152.3
【正文快照】: 嵇慧萍,韦杰.紫色土小流域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特征[J].灌溉排水学报,2016,35(3):95-99.0引言粒径是土壤重要的物理特性之一,粒径特征与水力特性、土壤肥力状况以及土壤侵蚀等高度相关[1]。土壤颗粒具有自相似特征[2-3],Mandelbrot率先建立了二维空间的颗粒大小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开山;刘殿伟;王宗明;张柏;金翠;李方;刘焕军;;三江平原过去50年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8年04期

2 陈海,康慕谊;土地利用类型与水分亏缺的风险程度关系——以北方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年05期

3 刘晓君;李占斌;李鹏;;丹江流域陕西片土地利用空间分异性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1期

4 许昌敏;王震洪;阴晓路;蔡先立;;大冲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氮素淋溶模拟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5 岳德鹏,刘永兵,臧润国,王贤;北京市永定河沙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风蚀规律研究[J];林业科学;2005年04期

6 何媛媛;李强;曹建华;梁建宏;朱敏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碳酸酐酶剖面分异特征研究[J];中国岩溶;2013年04期

7 田雨;庄莹;曹义;张笑语;王学东;;雾灵山低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6期

8 沈连峰;苗蕾;韩敏;葛伟;李有;;河南省淮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流失的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4期

9 陆冠尧;李红兵;魏兴琥;;粤北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流失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10 贾俊丽;安建梅;;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弹尾类类群的多样性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除多;;西藏拉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分析[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卓静;邓凤东;刘安麟;周辉;赵青兰;;延安市宝塔区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分异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李团胜;;陕西省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尚华;土壤碳、氮循环对全球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微生物对鄱阳湖湿地不同围垦时间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韩黎阳;三峡库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格局的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3 贾晓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服务特征及其时空动态[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陈九美;南阳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王丽媛;滇中红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面土壤养分及水分的空间分布[D];西南林业大学;2013年

6 杨永东;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艳;泾河流域东北部近30年土地利用特征[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肖宏宇;三峡库区几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氮平衡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9 张朋伟;基于遥感监测的杭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温度效应[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10 徐萍;鲁中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分形及水分入渗特征[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49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49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