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土丘陵区坡面整地和植被耦合下的土壤水分特征

发布时间:2017-08-29 12:20

  本文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坡面整地和植被耦合下的土壤水分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整地方式 土壤水分 植被类型 黄土小流域


【摘要】: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制约因子。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合理整地能够有效截留降雨补给土壤水,进而促进植被恢复。选择地处甘肃定西的半干旱黄土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不同植被和整地方式(柠条水平阶、山杏水平沟、侧柏反坡台,油松反坡台)综合影响下的土壤水分特征。采用最优分割法将不同整地方式土壤水分垂直层次划分为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结果表明:生长季不同整地方式土壤水分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月份以及不同深度各整地方式土壤水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根据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山杏水平沟水分活跃层与次活跃层为0—80cm,其深度范围均大于其他3种整地方式,而柠条水平阶土壤水分均在30 cm以下较为稳定,其深度范围均小于其他3种整地方式。不同整地方式土壤水分含量具体表现为:山杏水平沟侧柏反坡台柠条水平阶油松反坡台。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整地方式 土壤水分 植被类型 黄土小流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23,41401209,41501091)
【分类号】:S152.7
【正文快照】: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weiwei@rcees.ac.cn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的降水量少且蒸发较强,土壤水分较低,所以土壤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最重要环境因子,在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振江;张勇;王景红;张焘;杨芳;高峰;;黄土高原苹果园不同生长阶段的小气候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5年02期

2 党汉瑾;党宏忠;王玉魁;周泽福;;半干旱区柠条植物篱水分再分配格局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4年06期

3 莫保儒;王子婷;蔡国军;杨磊;党宏忠;王多锋;薛睿;;半干旱黄土区成熟柠条林地剖面土壤水分环境及影响因子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4年06期

4 卫伟;余韵;贾福岩;杨磊;陈利顶;;微地形改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年20期

5 莫保儒;蔡国军;杨磊;芦娟;王子婷;党宏忠;王多锋;戚建莉;;半干旱黄土区成熟柠条林地土壤水分利用及平衡特征[J];生态学报;2013年13期

6 张军红;吴波;杨文斌;雷雅凯;李秀梅;;不同演替阶段油蒿群落土壤水分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12年06期

7 姚雪玲;傅伯杰;吕一河;;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12年16期

8 张建军;李慧敏;徐佳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23期

9 王信增;焦峰;;基于有序聚类法的土壤水分剖面划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赵文智;刘鹄;;干旱、半干旱环境降水脉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举;李晓萍;范严伟;郁文;唐学芬;;不同降雨脉动条件下压砂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特征[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年06期

2 刘继龙;任高奇;付强;周延;马孝义;孙维敬;张振华;;黑土区玉米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6年06期

3 赵文举;崔珍;马孝义;马宏;于平;;不同采样幅度和间距下压砂地枣树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年06期

4 刘月星;孙虎;张会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研究——以斜峪河流域为例[J];河南科学;2016年10期

5 刘宇;王彦辉;郭建斌;刘泽彬;张桐;邓秀秀;徐丽宏;左海军;;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降雨前后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5期

6 罗欣雨;王得祥;;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土壤水分·可溶性碳氮的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25期

7 夏积德;吴发启;张青峰;王健;夏浩军;;黄土区微地形降雨侵蚀量分形特征研究[J];人民黄河;2016年09期

8 方凯凯;张中恺;王志康;李会科;;渭北果园不同管理措施的土壤水分灰色关联度[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4期

9 王兴;宋乃平;杨新国;陈林;;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对微地形尺度环境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04期

10 何修道;王立;党宏忠;韩辉;吕文强;;ECH_2O EC-5水分传感器测定沙地土壤含水率的可靠性[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帅;王金艳;王式功;李振朝;尚可政;闭建荣;;陇中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中国沙漠;2014年01期

2 张强;魏钦平;尚志华;刘松忠;王小伟;;北京地区矮砧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和光照状况分析[J];果树学报;2013年04期

3 董然然;安贵阳;赵政阳;梅立新;李敏敏;;不同树形矮化自根砧苹果的冠内光照及其生长和产量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09期

4 胡婵娟;刘国华;陈利顶;吴雅琼;;黄土丘陵区坡面尺度上不同植被格局下植物群落和土壤性质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2年05期

5 姚雪玲;傅伯杰;吕一河;;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12年16期

6 史志华;朱华德;陈佳;方怒放;艾蕾;;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4期

7 张建军;李慧敏;徐佳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23期

8 李麟辉;张一平;游广永;姚玉刚;谭正洪;宋清海;罗有勇;;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分布[J];生态学杂志;2011年11期

9 郑子成;吴发启;何淑勤;赖腊;;片蚀与细沟间侵蚀过程中地表微地形的变化[J];土壤学报;2011年05期

10 杨磊;卫伟;莫保儒;陈利顶;;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恢复土壤水分的相对亏缺[J];生态学报;201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万杰;郭异礁;;虎峰镇土壤水分的动态及其随机模拟[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杨涛;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孟丹;;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年22期

3 徐联;申俊初;翟英涛;;影响土壤水分观测精确度的原因及观测注意事项探讨[J];贵州气象;2011年04期

4 高建华;胡振华;;土壤水分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年03期

5 王安琪;施建成;宫辉力;解超;;降尺度土壤水分信息与植被生长参量的时空关系[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6 胡伟;熊凌云;熊雄;胡新华;;自动土壤水分数据质量控制中的阈值确定[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2年03期

7 陆枫;胡志洪;胡毅恒;;土壤水分测定方法研究[J];企业导报;2012年23期

8 黄文杰;吕军;翟伶俐;魏晓奕;朱宝;;人工与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差异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4期

9 冯兆林;陈玲爱;;华北地区土壤水分问题——Ⅰ.土壤水的扩散机制及水在剖面中运动的限制[J];土壤学报;1958年01期

10 花临亭;;辽西砂荒地带土壤水分演变趋势与土地利用问题[J];辽宁农业科学;196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农气报表土壤水分记录审核软件[A];山东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薛龙琴;冶林茂;陈海波;;河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网的建设和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薛龙琴;冶林茂;陈海波;师丽魁;;河南省自动土壤水分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除多;次仁多吉;边巴次仁;王彩云;;西藏中部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姚付启;蔡焕杰;张振华;;烟台苹果园表层土壤水分与深层土壤水分转换关系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6 石庆兰;王一鸣;冯磊;;土壤水分测量中相位差检测算法的实验与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7 巫丽君;潘建梅;魏爱明;王秀琴;;自动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异常原因浅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海鹰;冶林茂;陈海波;;土壤水分研究进展[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黄奕龙;傅伯杰;陈利顶;;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陈怀亮;徐祥德;刘玉洁;厉王f;邹春辉;翁永辉;;基于遥感和区域气候模式的土壤水分预报方法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班胜林;山西引进新型土壤水分观测仪[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记者 王量迪 通讯员 陈瑜;我市建成两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N];宁波日报;2010年

3 王一;土壤水分快速测量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3年

4 记者 宛霞 通讯员 赵志强;中国气象局将加强土壤水分观测[N];中国气象报;2009年

5 记者 王建忠;我国将布设1500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记者 田宜龙;我省建成55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N];河南日报;2009年

7 实习记者 王宝军 通讯员 赵志强;全国建成76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张芳 仲维健;江苏启动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网建设[N];中国气象报;2009年

9 记者 刘剑英;我省首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大名投用[N];河北日报;2009年

10 邢开成 胡佳军;河北邯郸首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投入使用[N];粮油市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安琪;大尺度被动微波辐射计土壤水分降尺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魏新光;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山地枣树蒸腾规律及其节水调控策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丙霞;黄土区典型灌草植被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其植被承载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5年

4 杨长刚;半干旱雨养区覆盖种植冬麦田土壤水热效应[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刘艳;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水分的时空规律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6 褚楠;基于状态—参数同步估计的土壤水分数据同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程宏波;覆盖与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土壤水热条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8 李陆生;山地旱作枣园细根分布格局及其土壤水分生态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9 王改改;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模拟[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刘伟;植被覆盖地表极化雷达土壤水分反演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忠凯;土壤水分监控保障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苏欢;河南省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丁从慧;土壤水分对夏玉米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及动态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张洛丹;不同植被类型对陡坡地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白盛元;黄土土柱降雨特征与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佳洲;土壤水分对三七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雪;牧草根系形态特征及土壤水分对修剪高度的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金锋;不同覆盖方式对渭北苹果园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苏一鸣;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起垄覆膜垄沟覆草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上官玉铎;负水头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和氮素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753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753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