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秸秆焚烧导致湖北中东部一次严重霾天气过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1 10:49

  本文关键词:秸秆焚烧导致湖北中东部一次严重霾天气过程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秸秆焚烧 霾天气 污染物 风矢量和


【摘要】:利用地面气象要素、火点信息及污染物资料,研究了2014年6月12~13日湖北省中东部地区一次重度霾天气的成因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导致此次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北部大面积秸秆焚烧所形成污染气团受偏东北气流输送的影响,12日在湖北中东部形成了两条"带状"的能见度低值区,最低能见度仅为2.1 km。秸秆焚烧污染物输送气流由北向南影响湖北,主要作用于孝感—武汉—咸宁一带,3个地区细颗粒物(PM2.5)峰值浓度均超过了600μg/m3,且武汉和孝感的PM2.5与PM10质量浓度比值在12日增加到0.76和0.77,并出现了0.96和0.93的最大值,随着污染气团的传输,其中PM2.5所占比例会出现明显下降。SO2质量浓度的变化特征不显著,NO2质量浓度在污染物质量浓度达到峰值前1~3 h达到峰值,而CO是秸秆焚烧产生的主要污染气体,其质量浓度变化与PM2.5和PM10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67。风矢量和分析表明:6月12日湖北省中东部存在明显的东北来向气流输送,污染物的输送是该时段霾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子,而6月13日湖北省东北边界处的输送气流已经明显减弱消失,东南部风矢量和异常偏小导致的污染物堆积是该地区污染持续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武汉中心气象台;孝感市气象局;
【关键词】秸秆焚烧 霾天气 污染物 风矢量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5121;41375138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CB020 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面上项目2014Y05~~
【分类号】:X51;X712
【正文快照】: ZHOU Yue1,YUE Yanyu2,LI Lan1,LIU Min1,and ZHOU Ting31 Wuhan Regional Climate Center,Wuhan 4300742 Wuhan Centr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Wuhan 4300743 Xiaogan Meteorological Office,Xiaogan 4320001引言霾是发生在大气近地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其表征为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跃生;;禁止秸秆焚烧需科技支持和政府推动[J];农机市场;2008年07期

2 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赵红旗;;秸秆焚烧及其对策思考(上)——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危害[J];乡村科技;2011年11期

4 肖瑶;;四川省秸秆焚烧与利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2年11期

5 ;国家将加速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J];内江科技;1999年01期

6 卢梅真;;周口市秸秆焚烧污染现状和对策[J];金田;2013年04期

7 黄厚宽,郑圣年;焚烧秸秆的负面效应及禁烧措施[J];安徽农业;2000年08期

8 张承斌,廉明;熄灭“狼烟”应有时——关于秸秆焚烧原因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环境;2000年03期

9 汪家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潜力巨大[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0年03期

10 韩林军,邢小勇,姜永诰;秸秆综合利用效益分析与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关于制止焚烧秸秆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调查[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2 ;两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加快推动秸秆综合利用[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3 ;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4 李茂松;汪亚峰;;近20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动态及现状[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逸川;王海涛;;秸秆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2013年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于爱华;;对秸秆进行物质与能量梯级利用的方法、效益及政策建议[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7 陈道华;;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应用技术推广 推动内蒙古低碳农业发展[A];发展低碳农业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侯方安;董佑福;张杰云;;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对策[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9 陈瑜雯;袁中金;赵邹斌;;秸秆收集体系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以苏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徐延军;陈为铸;黄丽娜;杨建一;;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战停 廉荣 李百东;山东推出秸秆堆沤新技术[N];农民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常素莉 王永康 实习生 姜薇;秸秆摇身变能源 耿官屯村民过上新生活[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文忠;农民为啥年年烧秸秆?[N];济南日报;2006年

4 刘效仁;秸秆焚烧不能一禁了之[N];中国信息报;2007年

5 孙燕;努力构建秸秆综合利用的利益生态链[N];济宁日报;2007年

6 郭之纯;禁烧秸秆,宜变行政强制为科学疏导[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7 程颖;我市为秸秆堆放定“规矩”[N];平顶山日报;2008年

8 宗欣;秸秆焚烧有令难禁[N];镇江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薛秀泓;面对“禁烧令” 部分地区秸秆焚烧仍屡禁不止[N];中国改革报;2008年

10 杨怀周 李凤之 滕宏山;疏堵结合 今夏全面禁烧秸秆[N];连云港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保平;作物秸秆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2 王舒娟;江苏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漆楚生;生物质秸秆—高密度聚乙烯定向秸塑板的制备及其热压成材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国成;小麦秸秆焚烧对土壤环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文新;县域秸秆焚烧遥感监测[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3 彭春艳;川中丘陵地区作物秸秆资源及利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洪涛;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杨小丽;秸秆降解菌的选育及复配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姜荣鹏;秸秆禁烧与秸秆处理处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刘芳;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2年

8 陈蒙蒙;秸秆焚烧的法律规制[D];苏州大学;2014年

9 程士润;稻秸秆提取纤维农用非织造地膜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何勋;商丘地区秸秆机械化处理与利用模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3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9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