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和冷害风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0 15:41

  本文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和冷害风险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气候变暖 寒地水稻 安全种植北界 冷害风险 黑龙江省


【摘要】:【目的】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61—2010年划分为2个时段,结合未来不同升温情景,定量分析历史和未来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冷害风险。【方法】利用积温带划分标准和农业气候指标,结合ArcGIS方法,对比分析历史和未来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界限的空间变化特征。基于气象行业标准中水稻冷害标准分析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变化敏感区域的延迟型冷害及障碍型冷害变化特征,评估气候变暖背景下水稻种植北界敏感地区冷害风险特征,并预估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冷害风险演变趋势。【结果】与1961—1980年相比,研究区域内1981—2010年积温带发生了明显的北移东扩,平均北移1.19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第五积温带和第六积温带,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二积温带,几乎覆盖了整个松嫩平原。未来不同升温情景下各积温带北扩趋势明显,面积增加最多的是第一积温带。1981—2010年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相对于1961—1980年北移121 km,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北移至嫩江中部-五大连池-逊克北部一线。未来升温1—3℃情景下,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向北移动410.5—545 km,向北扩展至黑龙江省呼玛以北地区,温度升高3℃时,除漠河地区外都可种植寒地水稻。比较寒地水稻种植界限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冷害风险可见,敏感区域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其中障碍型冷害风险高于延迟型冷害,寒地水稻种植区严重冷害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轻度冷害,中度冷害最低。1981—2010年敏感区域严重和轻度延迟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中度延迟型冷害风险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敏感区域的各级障碍型冷害较非敏感区域明显增加;未来升温情景下敏感区域的各级冷害均高于非敏感区域。【结论】气候变暖背景下黑龙江积温带及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北界发生了明显北移,未来升温情景下仍呈北移趋势。寒地水稻种植敏感区域的冷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随着未来温度升高,冷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仍需进一步关注寒地水稻种植区北缘北扩后的冷害风险,采取改进栽培技术与选育抗寒早熟品种等低温冷害防御措施,同时避免水稻种植区域的盲目扩大和品种越区种植,加强冷害防御能力。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气候变暖 寒地水稻 安全种植北界 冷害风险 黑龙江省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408) 国家“973”计划(2010CB951502)
【分类号】:S511;S42
【正文快照】: 0引言【研究意义】全球气候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1-3]。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和自然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人类社会需要考虑未来各种气候变化风险[3]。水稻为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2013年统计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侠;李俏;王雅珍;潘华盛;张立友;李维海;高见;孙彦坤;;近52年黑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6期

2 曹萌萌;李俏;张立友;高见;李维海;丁王梅;孙彦坤;;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J];中国农业气象;2014年05期

3 朱海霞;吕佳佳;李秀芬;王萍;李宇光;王铭;王秋京;姜丽霞;;SRES A2/B2情景下未来黑龙江省积温带格局的演变[J];中国农业气象;2014年05期

4 张树良;;新的国际气候变化基准将于2015年正式启用[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8期

5 XIA Tian;WU Wen-bin;ZHOU Qing-bo;YU Qiang-yi;Peter H Verburg;YANG Peng;LU Zhong-jun;TANG Hua-jun;;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the Rice Planting Area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Climate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A Model-Based Analysis[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4年07期

6 姜彤;李修仓;巢清尘;袁佳双;林而达;;《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主要结论和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3期

7 秦大河;Thomas Stocker;;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1期

8 张卫建;陈金;徐志宇;陈长青;邓艾兴;钱春荣;董文军;;东北稻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实际响应与适应[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9 段居琦;周广胜;;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10 李克南;杨晓光;刘志娟;王文峰;陈阜;;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分析Ⅲ.中国北方地区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种植制度界限的可能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煜;杨晓光;吕硕;陈阜;;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Ⅻ.气候变暖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安全种植区域和冷害风险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6年10期

2 常兆丰;马中华;王大为;韩福贵;段晓峰;王强强;张剑挥;;民勤荒漠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6年03期

3 王文静;延军平;刘永林;;新疆旱涝气候的南北差异性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6年03期

4 姚宜斌;雷祥旭;张良;张豹;彭海;张佳华;;青藏高原地区1979~2014年大气可降水量和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科学通报;2016年13期

5 荣培君;杨群涛;秦耀辰;李旭;张天宁;张帅帅;;中国省域能源消耗碳排放安全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4期

6 张娜;姚凤梅;张佳华;;寒地不同熟性品种水稻产量对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响应的模拟[J];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4期

7 解保胜;赵黎明;那永光;顾春梅;王士强;王丽萍;王贺;;温光条件与寒地水稻产量和源库特征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6年04期

8 王文静;延军平;刘永林;;广东省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6年02期

9 孙晓光;王腾;卓永;普布桑姆;李白萍;;西藏丁青县1961—2015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西藏科技;2016年04期

10 王文静;延军平;刘永林;曹永旺;;华南地区气候变化与旱涝灾害响应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天;吴文斌;余强毅;杨鹏;周清波;唐华俊;;农作物空间格局动态变化模拟模型(CROPS)构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年01期

2 高涛;闫伟;乌兰;陈彦才;;数值模拟气候情景下未来30年内蒙古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J];中国农业气象;2013年05期

3 孙颖;尹红;田沁花;胡婷;石英;刘洪滨;周波涛;;全球和中国区域近50年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年04期

4 陈晶;杨帆;田宝星;孙彦坤;;黑龙江省黑土区近50年来四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年03期

5 刘景利;纪仰慧;米娜;胡丹;史奎桥;周丽娜;李石;蔡福;;B2气候情景下2011—2050年辽宁农业气候资源演变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年06期

6 王春华;刘赫男;孙爽;;黑龙江省积温变化特征分析[J];现代化农业;2012年10期

7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闻新宇;黄建斌;;气候变暖的归因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4期

8 李正国;唐华俊;杨鹏;吴文斌;陈仲新;周清波;张莉;邹金秋;;中国东北耕地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2年01期

9 汤绪;杨续超;田展;Gnter Fischer;潘婕;;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1年10期

10 陈莉;方丽娟;张少锋;陈红;王承伟;安晓存;张洪文;杜岩;汪喜江;;黑龙江省草地螟第三暴发周期气候特征及风险概率[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寒地水稻三超项目在黑龙江省初获成功[J];致富之友;2000年05期

2 聂洪伟,郭建胜,杨其龙,李晓东,何英;寒地水稻优质节本增效的农艺组装[J];垦殖与稻作;2002年05期

3 高向达;王时幻;;寒地水稻低产田改造技术研究[J];现代化农业;2008年09期

4 赵黎明;孙伟;崔鹤;;不同角度倒伏对寒地水稻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0年03期

5 李振坤;;寒地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0期

6 任长杰;;寒地水稻千亩千斤科研课题通过鉴定[J];中国农垦;1990年04期

7 孙岩松;寒地水稻品种应用现状与育种对策[J];中国稻米;1999年02期

8 李爱传;衣淑娟;王新兵;王熙;;寒地水稻用水模型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3期

9 金学泳;寒地水稻三超技术[J];中国稻米;2000年06期

10 赵振忠;寒地水稻应用电子机处理种子效果好[J];垦殖与稻作;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石建飞;刘超;曹洪军;李爱传;;寒地水稻水层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毅勇;赵志春;聂晓;;三江平原寒地稻田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席桂清;田芳明;衣淑娟;谭峰;;基于GSM网络的寒地水稻育秧大棚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一戎;;创新、服务[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谭峰;汪春;尚廷义;;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寒地水稻稻瘟病检测数据分析[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 本报记者 金晓峰;垦区努力占据寒地水稻技术创新制高点[N];黑龙江经济报;2012年

2 记者 郝丹丹;地区寒地水稻现场会在福海召开[N];阿勒泰日报(汉);2012年

3 ;东北寒地水稻须控氮[N];农资导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韩玉洁;科学谋划为寒地水稻北扩奠定坚实基础[N];黑河日报;2014年

5 韩玉洁 本报记者 张桂英;寒地水稻一路向北高歌[N];黑龙江日报;2014年

6 记者 韩玉洁;谱写寒地水稻跨越发展新篇[N];黑河日报;2014年

7 陈旭 记者  沈才;垦区寒地水稻连片种植实现超高产[N];黑龙江日报;2006年

8 卢天Xh 记者  马云霄;寒地水稻列入跨越计划[N];黑龙江日报;2007年

9 记者 宋占奇;寒地水稻种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N];黑龙江日报;2008年

10 霞珍;寒地水稻技术有突破可节水一半[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黎明;寒地水稻产量形成及灌水方式和种植密度调控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赵光明;寒地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3 吕艳东;水分供应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丽华;气温变化条件下寒地水稻生育界限期及产量品质稳定性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3年

5 王连敏;寒地水稻秕粒形成的源库调节[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6 陈丽楠;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和氮效率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7 郑桂萍;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博元;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氮素胁迫下寒地水稻营养诊断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宇;锌对寒地水稻返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3 王建涛;氮钾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4 曾凡华;寒地水稻不同灌溉模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物学机制[D];扬州大学;2011年

5 王丹;不同密度下肥水优化对寒地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周通;寒地水稻叶龄诊断除草技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宋福金;寒地水稻两段式育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马艳;硫酸镁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年

9 邢秋芬;寒地水稻种植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年

10 孙雪成;寒地水稻生长智能化远程监控系统通用平台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88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88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c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