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内蒙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0 16:10

  本文关键词:内蒙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施肥措施 土地利用 有机碳 无机碳 同位素 固碳


【摘要】:内蒙武川是我国典型的内蒙农牧交错带地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和施肥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和土壤碳储量的重要人类活动。选取内蒙武川地区,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和施肥措施(化肥、有机肥)的长期定位试验土壤,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土壤无机碳(SIC)和全氮(TN)含量和储量,结合13C和15N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措施对于该地区土壤碳氮转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退耕还灌/还草后,SOC储量较耕地均有显著提高(提高幅度0.60~0.98 Mg hm-2 a-1),SIC储量也增加或保持相同水平(柠条地除外)。相比不施肥处理,施用有机肥能显著增加SOC(1.08~1.19 Mg hm-2 a-1),施化肥处理则会降低SIC(0.06~0.16 Mg hm-2 a-1),且主要影响次生碳酸盐。施肥SIC中原生碳酸盐比例(0~23%)低于自然土壤(3%~29%)。施肥措施对于土壤碳氮的转化强度远大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于内蒙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土地利用和施肥措施对于土壤有机和无机碳的影响应该在区域固碳管理中给予全面考虑。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施肥措施 土地利用 有机碳 无机碳 同位素 固碳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1140367,31370527)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14B01)资助~~
【分类号】:S153.6
【正文快照】: 土壤碳库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其变化将显著影响温室气体浓度与陆地生态系统功能[1],因此土壤碳循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土壤碳特别是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carbon,SOC),对于提供作物养分、创造作物生长所需的良好结构以及影响全球碳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琴;夏建国;;土地利用方式对川西低山区土壤腐殖质组成以及结合形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2 林杉;冯明磊;阮雷雷;胡荣桂;彭业轩;肖宏宇;卢兰;;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3 周脚根;尤冬梅;;基于关联规则的土壤重金属积累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4 齐仲正;加拿大利用航片测定土地利用方式[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87年04期

5 贾亚男;袁道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贵州岩溶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7年06期

6 常美蓉;庞奖励;张彩云;朱美玲;;关中东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影响探讨[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年01期

7 陈铮;刘大林;邓波;张英俊;杨富裕;韩雪梅;;华北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螨的分布特征[J];草原与草坪;2010年03期

8 吴煜禾;张洪江;王伟;程金花;王冉;杜士才;吕文星;古德洪;;重庆四面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与评价[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朱霞;韩晓增;;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氮素含量变化特征[J];江苏农业学报;2008年06期

10 兰登明,孟庆阁,李志恒;赤峰地区退化土地利用方式与生产力[J];内蒙古林业科技;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杉;胡荣桂;聂文婷;;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下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廖燕;朱君君;孙振钧;王冲;张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蚯蚓种群特征及与土壤肥力的关系[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徐华勤;章家恩;冯丽芳;全国明;毛丹娟;孟磊;;微生物商对华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的响应[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海春兴;赵烨;陈志凡;赵芳敏;;河北坝上东南端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可蚀性研究——以河北丰宁县大滩乡三道河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吴祥云;张丹丹;李海燕;;辽西地区朝代小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A];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甄莉娜;张英俊;;农牧交错带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及剖面分布特征[A];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甄晓君;傅瓦利;贾红杰;段正锋;杜富芝;;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中梁山岩溶区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8 李强;刘毅华;;低碳经济与农村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思考[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仕吉;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及碳库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2 贾韦德;[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3 王莹;围湖造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晓亮;藏东南地区海拔和土地利用方式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何冬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结构及矿化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8 张玉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潮棕壤营养元素剖面分布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讯;半干旱黄土高原不同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养分和水分的动态变化[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洋;雅安上里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的吸附解析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2 李翔;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姜涛;辽宁省西北部风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固沙改土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祝滔;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5 宋敏;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空间异质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6 江淼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特性的关系[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7 宋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磷素肥力特征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菁;陕北南泥湾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形态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沈艳;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形态特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陈晨;土壤质量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9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89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