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区水分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本文关键词: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区水分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结皮 水分入渗 土壤理化性质 毛乌素沙地
【摘要】:水分入渗是土壤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为探明毛乌素沙地生物结皮覆盖沙区水分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双环法测定不同类型地表(裸沙、浅灰色藻类结皮、黑褐色藻类结皮和藓类结皮,依次用BS、LC、DC和MC表示)水分入渗速率及其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与BS相比,LC、DC和MC样地初始入渗率分别减少了37.7%、59.2%和73.6%,稳定前平均入渗率分别减少了37.5%、62.2%和81.3%,稳定入渗率分别减少了13.6%、67.4%和78.9%,累计入渗量分别减少了25.8%、61.3%和78.6%。2不同类型地表达到稳定入渗所需的时间在3~8 mi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分入渗速率与砂粒和土壤容重呈正相关关系,与粉粒、黏粒、结皮厚度、结皮抗剪强度、结皮层容重和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关系。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黏粒、结皮抗剪强度和土壤容重是影响该地区水分入渗速率的主要因子。因此,生物结皮在沙丘表面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通过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减缓了该地区水分入渗速率,增加了降水的径流流失风险。
【作者单位】: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结皮 水分入渗 土壤理化性质 毛乌素沙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01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项目(MK2013J01,MK2016J04)
【分类号】:S152.7
【正文快照】: 入渗是生态系统水分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了解表层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对认识土壤水分转化、调蓄地表径流以及防止水土的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半干旱区,水分入渗过程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均存在高度异质性〔2〕。因此,对半干旱区水分入渗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全面了解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冰;姜利国;;非饱和-饱和土壤中水分入渗的数值仿真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2 宋自影;王飞;;水分入渗对土壤内部综合压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年07期
3 陈维新;张玉龙;李军;;沈阳地区棕壤和草甸土水分入渗特性的初步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4 魏忠义,王治国,段喜明,胡振华,王春红;河沟流域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J];水土保持研究;2000年04期
5 魏忠义,王治国,王春红,段喜明,胡振华;河沟流域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乔海龙;刘小京;李伟强;黄玮;;秸秆深层覆盖对水分入渗及蒸发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年02期
7 刘晋联;朱俊峰;郝玲英;郭继奋;段喜明;;中国淡水资源现状及农业滴灌水分入渗的研究[J];山西气象;2006年02期
8 姚建中;红壤水分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的确定[J];土壤通报;1991年S1期
9 赵景波;马延东;邢闪;董治宝;;腾格里沙漠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层水分入渗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3期
10 冯丽肖;张继宗;王新路;;冀西北寒旱区砂质栗钙土水分入渗和径流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柴亚凡;典型黑土水分入渗特征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智霖;松嫩草地典型土壤的水分入渗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云峰;黄土中水盐运动实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10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10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