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旱区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北旱区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压砂地 土壤水分入渗 不均一介质 灰色关联度
【摘要】:基于野外大田试验,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土壤水分入渗模型研究了裸地(CK)及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入渗能力依次为: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裸地(CK),入渗初期新砂地入渗能力明显高于中、老砂地及裸地,压砂地入渗速率新砂地最高,中砂地、老砂地次之。裸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呈指数负相关,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均呈幂函数负相关,土壤累积入渗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幂函数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976~0.996,Horton模型与Kostiakov模型均可描述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规律,可以代表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模型。根据灰关联度的大小,土壤水分入渗能力依次为:新砂地(1.000)中砂地(0.756)老砂地(0.729)裸地(0.622)。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压砂地 土壤水分入渗 不均一介质 灰色关联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69008、51409137)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Q201310)资助
【分类号】:S152.7
【正文快照】: 赵文举,李晓萍,范严伟,郁文.西北旱区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J].土壤通报,2016,47(1):150-155ZHAO Wen-ju,LI Xiao-ping,FAN Yan-wei,YU Wen.A Study on Soil Water Infiltration of Gravel-mulched Field in NorthwesternArid Area[J].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西宁,吴发启;土壤水分入渗的研究进展和评述[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朱佳;;大同北部地区土壤水分入渗过程预报模型研究[J];山西水利;2007年01期
3 戴智慧;蒋太明;刘洪斌;;土壤水分入渗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4 赵守珍;樊贵盛;;非充分供水条件下供水强度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陈晓冰;李阳芳;;昆明城市绿地土壤水分入渗测试方法对比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1年05期
6 党宏宇;邵明安;陈洪松;周蓓蓓;;不同煤矸石厚度及位置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3期
7 骆素娜;李尧;乔倩倩;;土壤水分入渗研究评述[J];东北水利水电;2013年08期
8 孙泽强;康跃虎;赵爱国;刘海军;;电阻法在喷灌土壤水分入渗再分布测定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9 汪可欣;付强;;免耕覆盖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入渗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4期
10 吴发启,赵西宁,崔卫芳;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测试方法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太明;肖厚军;刘海隆;刘洪斌;;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特征分析[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2 杨培岭;孟凡奇;任树梅;李云开;;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土壤水分入渗模型的构建与模拟[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勇勇;垄沟灌溉土壤水分入渗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
2 李雪转;非充分供水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的试验研究与过程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环;波涌沟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4年
2 蒙宽宏;土壤水分入渗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何丹;封丘地区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4 郑蕾;黑龙江省主要耕地土壤水分入渗性能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5 赵守珍;非充分供水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6 单慧勇;坐水播种土壤水分入渗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7 温美丽;渗灌条件下不同质地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的初步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1年
8 冯锦萍;用常规土壤物理参数确定入渗参数的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9 何志萍;冻融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10 党宏宇;桂西北喀斯特山区碎石对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的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年
,本文编号:928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2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