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常规方法提取伊利石有效钾的机制比较
发布时间:2017-10-05 12:06
本文关键词:四种常规方法提取伊利石有效钾的机制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有效钾 X射线衍射(XRD) 中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 原子力显微镜(AFM) 伊利石
【摘要】: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中红外光声光谱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的方法,比较了0.2 mol L~(-1)四苯硼钠法、1 mol L~(-1)沸硝酸法、2 mol L~(-1)冷硝酸法和2 mol L~(-1)热盐酸法浸提伊利石中有效钾的机制。结果表明,四苯硼钠法浸提时,伊利石中钾素释放量达到全钾量的59.5%,且基本均通过层间交换反应予以释放,结构离子铁、铝和硅释放量极低;采用三种酸溶液浸提时,其钾素释放量仅占全钾量的1.53%~2.46%,通过层间交换反应释放的钾量占释放量的比例为88.4%~94.0%。四苯硼钠浸提时伊利石层间距扩大,产生次生过渡矿物,并形成富硅表层,但在伊利石表面无溶蚀特征;三种酸溶液浸提时伊利石结构无改变,但其结晶度降低,且表面有明显的溶蚀特征。因此,土壤矿物层间钾是作物可利用有效钾的主要来源,三种酸溶液浸提方法一方面低估了有效钾容量,另一方面提取了一部分不能为植物所利用的结构态钾,不适宜于用来评价伊利石及土壤有效钾库容量。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有效钾 X射线衍射(XRD) 中红外光声光谱(FTIR-PAS) 原子力显微镜(AFM) 伊利石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76)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13) 国际钾肥所(IPI)中国项目资助~~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土壤中氮、磷和钾作为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矿质营养元素,是养分元素循环的核心[1],也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标[2-3]。随着近几年高产、喜肥和耐肥作物品种的不断引进以及农村劳动力匮乏,有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坤,霍习良,许v,
本文编号:976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7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