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绿盲蝽气味受体基因AlucOR40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8 18:22

  本文关键词:绿盲蝽气味受体基因AlucOR40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绿盲蝽 气味受体 半定量RT-PCR 双电极电压钳 触角电位


【摘要】:【目的】从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触角中克隆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研究该气味受体基因在绿盲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为理解绿盲蝽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绿盲蝽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气味受体基因Aluc OR40的全长序列。用半定量RT-PCR研究该基因在雌雄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然后通过爪蟾卵母细胞体外表达该基因,并结合双电极电压钳检测了该气味受体对60种气味分子包括绿盲蝽性信息素组分和植物挥发物的反应。然后,利用触角电位技术测定羽化后3 d的绿盲蝽成虫对Aluc OR40的气味配体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克隆了Aluc OR40(Gen Bank登录号:KU886190)。Aluc OR40编码398个氨基酸,蛋白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N末端位于胞内,C端位于细胞外,符合昆虫气味受体的典型特征。半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Aluc OR40在触角中特异表达,且在雄虫触角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雌虫。双电极电压钳记录结果显示,Aluc OR40只对反-2-己烯醇一种气味分子具有特异反应。EAG实验结果表明,羽化后3 d的绿盲蝽雌雄虫都对反-2-己烯醇有反应,且雄虫触角的EAG反应显著高于雌虫。【结论】结果提示Aluc OR40参与了绿盲蝽对反-2-己烯醇的识别过程,推测其在绿盲蝽交配过程中雄虫对雌虫的识别中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绿盲蝽 气味受体 半定量RT-PCR 双电极电压钳 触角电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833,31301245)
【分类号】:S433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建伟;陈展册;欧阳芳;张广珠;戈峰;;绿盲蝽雄虫体外挥发物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2年03期

2 苏建伟;陈展册;张广珠;戈峰;;绿盲蝽雌虫的浸提物分析[J];昆虫知识;2010年06期

3 陈展册;苏丽;戈峰;苏建伟;;绿盲蝽对性信息素类似物和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昆虫学报;2010年01期

4 郭光喜,刘勇;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对小麦植株挥发物及蚜害诱导挥发物的行为反应[J];昆虫知识;2005年05期

5 周强,徐涛,张古忍,古德祥,张文庆;虫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对褐飞虱的驱避作用[J];昆虫学报;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翔;张美萍;王桂荣;刘杨;;绿盲蝽气味受体基因AlucOR40的克隆及功能研究[J];昆虫学报;2016年06期

2 马兴莉;宋宏伟;张真;卢绍辉;袁国军;杨昆;崔国卿;;绿盲蝽性诱剂诱捕效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年03期

3 董亚强;李强;尤民生;林胜;;转cry1Ab抗虫水稻对褐飞虱取食及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4 谭静;陈玲;李红亮;王强;商晗武;;桔小实蝇雌雄虫对18种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差异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16年05期

5 鞠倩;郭晓强;李晓;蒋相国;倪婉莉;曲明静;;铜绿丽金龟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及行为反应[J];植物保护学报;2016年02期

6 朱晓强;丁玉骁;刘航玮;周延乐;张永军;郭予元;;绿盲蝽气味结合蛋白AlucOBP8的结合特性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年06期

7 刘世晶;穆兰芳;周君;叶占峰;朱福官;董双林;;樟巢螟成虫对香樟树主要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11期

8 田厚军;林硕;陈艺欣;郑丽桢;魏辉;;芒果切叶象甲对芒果10种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J];西北农业学报;2015年09期

9 王璐丰;丁文兵;贺华良;李有志;;水稻挥发物及其与稻飞虱关系研究进展[J];华中昆虫研究;2015年00期

10 张骏;郅军锐;杨广明;;西花蓟马对不同处理菜豆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J];生态学杂志;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建伟;陈展册;张广珠;戈峰;;绿盲蝽雌虫的浸提物分析[J];昆虫知识;2010年06期

2 张立娟;崔建州;李继泉;刘春琴;潘文亮;高占林;;绿盲蝽对不同处理具花枣枝挥发物的趋性反应[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陈展册;苏丽;戈峰;苏建伟;;绿盲蝽对性信息素类似物和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J];昆虫学报;2010年01期

4 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君亭;戈峰;;不同温度下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J];昆虫学报;2008年11期

5 陆宴辉;吴孔明;蔡晓明;刘仰青;;利用四季豆饲养盲蝽的方法[J];植物保护学报;2008年03期

6 范广华;李冬刚;;不同生态因子对抗虫棉绿盲蝽发生消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7 向玉勇;杨茂发;崔巍;娄永根;唐毅;李子忠;;小地老虎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的EAG反应[J];昆虫学报;2008年01期

8 许丰;于伟华;;Bt棉田内绿盲蝽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J];中国棉花;2007年10期

9 陆宴辉;仝亚娟;吴孔明;;绿盲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昆虫学报;2007年08期

10 苏建伟;高峰;刘玲;戈峰;;棉铃虫危害对转基因棉花挥发物成分和释放速率的影响[J];植物保护;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瑞莲,薛彦棠;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J];山西果树;2004年03期

2 翟雷霞,李继军,米焕方,杨玉枫;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4年06期

3 李瑞华,李洪月,赵素荣,高晓明;枣园绿盲蝽的为害规律及防治[J];中国果树;2005年04期

4 邱忠莲;袁洪刚;冯志花;;山东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J];茶叶通讯;2005年04期

5 吴春柳;马世龙;;棉田绿盲蝽的发生及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6年09期

6 崔惠英;韩振庭;;绿盲蝽蟓的发生规律与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7 郭红秀;;2008年绿盲蝽在山西运城枣区暴发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果树;2008年06期

8 高洋;王惠珍;刘文荣;杨静;袁晓磊;;枣绿盲蝽在蓟县的发生与防治[J];天津农林科技;2010年01期

9 刘晓平;王彦立;;绿盲蝽防治技术[J];河北果树;2011年03期

10 徐焕禄;王振翠;;绿盲蝽在果树上的发生与防治[J];果农之友;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军;邢茂德;徐刚;;绿盲蝽生态学研究[A];山东省棉花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房培渊;李新成;张浩;陈书焕;杨娜;吴向军;;邓州市棉田绿盲蝽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A];河南省植物保护研究进展Ⅱ(上)[C];2007年

3 门兴元;于毅;张安盛;李丽莉;张思聪;;枣—棉生态区绿盲蝽季节性发生与转移规律[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董吉卫;陆宴辉;杨益众;吴孔明;;绿盲蝽的趋花行为研究[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宋晓辉;田秀霞;焦金荣;王艺璇;王洪峰;张s,

本文编号:995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95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