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浙北山区小流域植被类型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0-09 06:37

  本文关键词:浙北山区小流域植被类型对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赋石水库 集水区 植被类型 土壤无机氮 分布特征


【摘要】:通过比较浙北安吉赋石水库集水区6种不同植被类型0~20和20~40 cm土壤无机氮(Inorg-N)含量在植物非生长季和生长季的变化,初步揭示了滨岸带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Inorg-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天加山和日回山小流域内不同类型植被土壤硝态氮(NO_3~--N)和铵态氮(NH_4~+-N)差异显著(P0.05),在植物非生长季,各植被类型土壤NO_3~--N和NH_4~+-N的最大差值为10.09和11.45 mg·kg~(-1),大于植物生长季的9.6和2.72mg·kg~(-1),这表明其波动程度更剧烈。研究区植被0~20和20~40 cm土壤有机氮(Org-N)占全氮(TN)的比例均达到97.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6种植被表层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在对水库总氮输入的贡献上,植物非生长季大于植物生长季,其中日回山流域显著高于天加山流域,2个季节中,日回山流域总氮的输入贡献分别是天加山流域的1.49和1.55倍。植物非生长季,是该区域土壤氮流失风险较大的时期,同时也是氮治理的关键时期,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纯林和稗子(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2种植被对入库氮素的截留能力较大,适宜大规模营造以保护水库水质。
【作者单位】: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赋石水库 集水区 植被类型 土壤无机氮 分布特征
【基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04055) 国家科技支撑专题“村镇景观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2012BAJ24B050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重点项目(RISF2013001)
【分类号】:S714.2;S153.6
【正文快照】: 水源集水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NO-3-N和NH+4-N的影响与入库水体质量密切相关,其植物分布格局对水体营养盐含量影响较大,是目前流域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水源集水区是地表径流汇集的自然流域或人为设计的集水结构,包括对某一河流或湖泊供应水源的全部区域或地区。集水区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亚;潘继征;李勇;何尚卫;吴晓东;;江苏n坪辈壳魏蟾∮沃参锸笨辗植技盎肪骋蜃颖浠媛蒣J];湖泊科学;2015年04期

2 蒋清民;;水体富营养化与磷污染控制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14年02期

3 李峰;冯明雷;陈宏文;鲁秀国;;湖泊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14年05期

4 杨永森;;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水系水质净化中的应用研究——以贵州六盘水西铺河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5年01期

5 杨永森;;城市河流截污与人工湿地净化实例[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年04期

6 郭庆军;王春雨;朱光旭;PETERS Marc;杨俊兴;魏荣菲;田丽艳;韩晓昆;;氮同位素研究城市湖泊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和迁移过程——以北京为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03期

7 王超;郑莎莎;王沛芳;钱进;;Effects of vegetations on the removal of contaminant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A review[J];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14年04期

8 汪庆兵;李泽波;张建锋;陈光才;吴灏;孙慧;王丽;潘春霞;;浙北毛竹林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4年09期

9 杨永森;孟庆宇;张志彬;;人工湿地在城市景观水系水质保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水利;2015年06期

10 杨永森;;城市河流截污与人工湿地净化实例[J];市政技术;201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岩;自由表面流—水平潜流复合人工湿地磷去除动力学分析[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2 赵建勋;基于宝汉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涛;杨小波;李东海;吴庆书;曹士伟;孙波;;海南万宁神州半岛自然植被类型及其特征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8年02期

2 刘中正;彭培好;周正坤;;基于3S技术的雅江县植被类型调查与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3年02期

3 刘世梁;刘琦;王聪;杨珏婕;邓丽;;道路建设对区域植被类型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3年05期

4 蔡壬侯 ,何绍箕;杭州西湖山区的植被类型及其分布[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5 乔秉钧;寇有观;;浙江省山地丘陵区植被类型在遥感影象中的解译[J];中国草原;1983年02期

6 张金屯;五台山植被类型及分布[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7 杨一川;庄平;;巨北峰植被类型及珍稀植物分布规律[J];资源开发与保护;1986年04期

8 黄威廉;台湾植被类型分类系统[J];贵州科学;2003年Z1期

9 陈丽;尹林克;严成;段士民;;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荒山植被类型及其特征[J];新疆环境保护;2006年01期

10 张辑;刘晓英;;阳泉市王母垴山植被类型及组成特征调查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贤明;王巍;华日刚;黄远超;欧阳彦如;;河南省连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研究[A];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未来——第二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2 陈灵芝;;中国植被类型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李良厚;范定臣;王晶;;太行山南段石灰岩低山区植被类型布局优化研究[A];第二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高贤明;王巍;李庆康;马克平;陈灵芝;;中国暖温带中部山区主要自然植被类型[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彭代亮;刘良云;胡勇;刘玲玲;;基于GIMMS NDVI的亚欧大陆FPAR反演[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6 杨华;杜国坚;陈卓梅;程诗明;陈友吾;;天荒坪镇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A];浙江省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国明;;舟山海岛典型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特征[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分会场: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C];2013年

8 雷泽勇;刘心玲;周凤艳;王国臣;;章古台沙地主要植被类型下地被物特征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铁铮;青年生态学家方精云当选中科院院士[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2 李晓丽 贾达明;退耕后 还林还是还草?[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王锦慧;首都屏障大海陀[N];中国环境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付晓莉;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水、碳、氮、磷分布及有关过程对植被类型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2 卜晓莉;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有机质化学结构表征及降解[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丽平;陕西省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石文静;青藏高原植被类型对土壤磷组分及矿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5年

3 路莉;秦巴山区植被类型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吴雪仙;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氮循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5 曾月娥;砒砂岩区典型地域植被类型空间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6 程永珍;川北低山暴雨区三种植被类型磷循环特征的比较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7 李民义;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水文物理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8 王玉;野鸭湖湿地不同植被类型地表甲虫群落组成及时空动态[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武国柱;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核心景区对人类旅游践踏干扰的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10 郭晶;阿拉套山南坡山地植被类型遥感识别模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98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998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3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