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FlexRay总线静态段参数优化及其在线控制动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9 19:06

  本文关键词:FlexRay总线静态段参数优化及其在线控制动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FlexRay 线控制动 带宽利用率 静态段 参数优化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实施纲领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使汽车内部电子控制单元数量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人们对汽车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的主动安全系统主要包括传统液压制动和防抱死制动系统,虽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车辆上,但理论上并未达到最佳制动效果。由线控技术构建的汽车安全性能的电子控制系统,可极大地提高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纯电动汽车在制动性能上带来根本性变革。基于以上事实,传统车载网络由于带宽不足、通信速率慢、容错性差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日益苛刻的驾驶要求。FlexRay总线作为近年新兴的车载网络,具有高带宽、高传输速率、双通道冗余容错机制等特点,能够满足线控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为汽车电子技术和纯电动汽车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详细分析FlexRay车载网络协议规范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网络带宽利用率对车载网络性能的影响,并以最大化网络带宽利用率为目标提出了一种FlexRay总线静态段参数优化模型,该模型能有效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通过使用三种参数优化方法对多组信号数目不同、数据长度不同的系统示例在CANoe软件中进行系统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参数优化模型能显著提高带宽利用率。将所提出的静态段参数优化模型应用于线控制动系统,搭建了线控制动系统硬件架构。分析线控制动系统具体功能需求,对系统的静态段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并在优化的静态段参数基础上设计集群全局参数和节点参数。使用错误模型对优化的线控制动通信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理论上验证通信系统可靠性。以系统通信集群协议参数为基础设计仿真模型数据库,通过CANoe.FlexRay仿真软件对线控制动系统通信模型进行功能建模和仿真。设计了由五个节点组成的线控制动FlexRay总线硬件控制平台,并对节点ECU软件进行设计,包括锁相环时钟模块配置、协议参数寄存器配置和消息缓存配置等,充分保证通信系统消息收发正确无误。构建了基于FlexRay总线的线控制动系统通信测试平台。五个节点的通信数据由LCD和OLED显示器实时显示,之后将设计好的真实节点通过FlexRay总线硬件接口卡与PC机仿真软件相连,通过半实物和全硬件测试观察通信系统数据帧传输过程中有无错误帧、漏帧等情况。最后使用示波器对通信网络物理波形进行波形完整性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网络系统通信良好,满足最初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FlexRay 线控制动 带宽利用率 静态段 参数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6;TP2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FlexRay总线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1-13
  • 1.2.1 FlexRay总线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1-12
  • 1.2.2 FlexRay总线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3
  • 1.3 FlexRay总线在线控系统中的应用13-14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14-16
  • 第2章 FlexRay总线静态段参数优化16-33
  • 2.1 FlexRay总线通信协议简介16-24
  • 2.1.1 FlexRay节点结构16-17
  • 2.1.2 FlexRay电气信号17
  • 2.1.3 FlexRay网络拓扑结构17-18
  • 2.1.4 FlexRay总线通信协议操作控制18-24
  • 2.2 静态段参数优化方法研究24-28
  • 2.2.1 网络带宽利用率25
  • 2.2.2 静态段参数优化数学模型的设计25-27
  • 2.2.3 静态段负载数据长度及时隙长度优化计算27-28
  • 2.3 数值实验验证28-32
  • 2.3.1 仿真测试软件CANoe简介28-29
  • 2.3.2 数值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29-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3章 静态段参数优化模型在线控制动中的应用研究33-43
  • 3.1 FlexRay车载网络线控制动系统硬件架构设计33-36
  • 3.1.1 线控制动系统介绍33-34
  • 3.1.2 基于FlexRay总线的线控制动系统硬件架构设计34-36
  • 3.2 线控制动系统通信集群协议参数优化设计36-40
  • 3.2.1 线控制动网络通信系统关键参数优化计算36-38
  • 3.2.2 线控制动系统通信集群协议参数配置38-40
  • 3.3 线控制动网络通信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40-42
  • 3.3.1 可靠性分析简介40
  • 3.3.2 错误模型40-41
  • 3.3.3 基于错误模型的线控制动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41-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基于FlexRay总线的线控制动系统仿真及实现43-60
  • 4.1 线控制动系统网络通信仿真模型搭建43-49
  • 4.1.1 线控制动系统数据库设计43-46
  • 4.1.2 基于FlexRay总线的线控制动系统仿真模型46-47
  • 4.1.3 线控制动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47-49
  • 4.2 FlexRay总线物理节点简介49-51
  • 4.2.1 MC9S12XF512单片机49-50
  • 4.2.2 收发器芯片TJA108050-51
  • 4.3 FlexRay总线节点软件设计51-58
  • 4.3.1 FlexRay锁相环时钟配置52-53
  • 4.3.2 FlexRay中断初始化53-54
  • 4.3.3 芯片初始化54-55
  • 4.3.4 线控制动系统消息发送和接收子程序55-58
  • 4.4 本章小结58-60
  • 第5章 基于FlexRay总线的线控制动系统通信测试60-69
  • 5.1 FlexRay总线系统通信测试60-64
  • 5.1.1 FlexRay总线线控制动系统测试平台60-61
  • 5.1.2 FlexRay总线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61-63
  • 5.1.3 FlexRay总线系统全硬件测试63-64
  • 5.2 FlexRay总线系统测试数据结果分析64-68
  • 5.2.1 CANoe.FlexRay通信数据分析64-66
  • 5.2.2 帧位流的时域波形分析66-68
  • 5.3 本章小结68-69
  • 结论与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6
  • 致谢76-77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兰俊;程阔华;;汽车线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探讨[J];科技风;2012年02期

2 杜启峰;未来汽车设计新革命——线控汽车技术[J];世界汽车;2004年08期

3 饶剑,黄妙华,刘飞;汽车线控技术的应用及关键技术[J];汽车电器;2005年09期

4 宗长富;刘凯;;汽车线控驱动技术的发展[J];汽车技术;2006年03期

5 任桂周;侯树展;曲金玉;;汽车电子新兴技术——线控技术[J];汽车电器;2007年01期

6 程飞;过学迅;;汽车线控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上海汽车;2007年03期

7 孟宪哲;王大力;;丰田普瑞斯混合动力汽车线控换档系统结构与原理解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朱华;;现代汽车的线控技术[J];现代零部件;2012年02期

9 韩锡令;无电缆线控信号程序的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10 金双泉,李硕,杜攀峰;交通仿真软件在线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学堂;李诚;;城市交通双向绿波线控系统的解析解[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正武;罗大庸;黄中祥;;线控系统着色混合Petri网建模及其模糊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星火;线控让我如此[魅力][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湖北 于子襄;新式线控防盗器[N];电子报;2006年

3 十方;线控让我如此“魅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4 《i周刊》记者 王健;轻巧带线控携带与操作都方便[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高鸿雁;线控安全联盟成立[N];中国工业报;2004年

6 黑龙江 郭衍行;选购MD应注意些什么[N];电脑报;2003年

7 河北 王皓玉;给电脑装线控耳机[N];电脑报;2004年

8 鸿宾;电脑线控电热水器即将上市[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9 高山南;养护你的MD[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北京华旗资讯移动存储事业部产品经理 任建强 北京海华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果元 CPW记者 曾宪勇;爱国者迷你王线控录音MP3-E08贵在创新[N];电脑商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颖;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线控汽车状态和路面参数的仿真估算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殷卫乔;基于执行器精细调节的汽车转向/制动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陈国迎;四轮独立线控电动汽车试验平台搭建与集成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彭晓燕;汽车线控制动系统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长生;汽车线控换档一种典型故障的诊断分析及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郭广辉;机电双作用气压制动阀及其复合制动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项欣楠;FlexRay总线静态段参数优化及其在线控制动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6年

4 张磊;变带速线控模型拓展及应用效果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铭贤;线控换档开关凸轮机构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王梦春;轻型线控制动汽车执行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与整车稳定性协调控制[D];吉林大学;2013年

7 田阳阳;多轴车辆电液比例转向控制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何祥坤;汽车线控液压制动系统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陈青;基于线控技术的电动汽车操控系统人机界面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钟伟;线控制动系统的安全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1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001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4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