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FPGA的车载毫米波雷达测距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21:30

  本文关键词:基于FPGA的车载毫米波雷达测距系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车载防撞雷达 中频信号处理 MAX11043 FPGA 优化方案


【摘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稳步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基于人们对交通安全性的迫切需要,防撞雷达技术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基于调频连续波技术的防撞雷达系统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警惕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基于传统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分析与研究,针对现有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以多功能可编程集成芯片MAX11043为核心,设计了一种雷达系统功能的优化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了三角波体制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测距原理,确定了雷达的性能和基本结构。随后详细讲解了传统的防撞雷达系统结构体系,针对系统稳定性较差、测量精度低、误报率高、体积较大、功耗高的缺陷,提出以四通道单端或差分输入、十六位同步采样ADC芯片为核心的优化方案,该方案以芯片MAX11043代替传统防撞雷达系统中大部分硬件模块。然后本文根据该优化方案,设计了防撞雷达系统硬件电路,其中包括高通滤波电路、调制信号预处理模块电路、电源模块等,及其与方案核心器件MAX11043的硬件连接方式,并给出了部分模块仿真图。再次,本文以FPGA为数字处理端与系统的核心统控制器,设计了包括MAX11043驱动模块、三角调制波发生器模块、增益放大模块、数字滤波器模块、FFT的IP核调用在内的程序编译与调试,同时给出了程序仿真图。相对于传统的防撞雷达系统,该方案具有高可靠性、高精度、高集成度、低功耗等优势。最终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在基于FPGA的车载防撞雷达系统中是可执行的。
【关键词】:车载防撞雷达 中频信号处理 MAX11043 FPGA 优化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67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2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5-17
  • 1.2 现有车载防撞雷达系统技术17-19
  • 1.3 现国内外研究现状19-20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结构安排20-22
  • 第二章 基于调频连续波的车载防撞雷达原理22-32
  • 2.1 雷达测距基础原理22-23
  • 2.2 FMCW雷达测距测速原理23-25
  • 2.4 雷达模块25-28
  • 2.4.1 雷达原理25-26
  • 2.4.2 雷达选型26-28
  • 2.5 雷达的回波28-29
  • 2.6 防撞雷达性能分析29-30
  • 2.7 检测环境和噪声的干扰30
  • 2.8 数字处理端30-31
  • 2.9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FMCW体制防撞雷达系统改进电路的设计32-47
  • 3.1 系统硬件总体架构32-35
  • 3.1.1 FMCW体制车载防撞雷达系统32-33
  • 3.1.2 车载防撞雷达系统缺陷分析33-35
  • 3.2 电源设计35-37
  • 3.3 雷达前端硬件设计37-38
  • 3.4 中频信号预处理模块38-40
  • 3.5 抗混叠滤波40-41
  • 3.6 调制信号预处理模块41-43
  • 3.7 A/D转换器MAX1104343-45
  • 3.8 AGC环路45-46
  • 3.9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的分布设计与仿真验证47-66
  • 4.1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概述47-48
  • 4.2 芯片MAX11043介绍48-50
  • 4.3 芯片MAX11043驱动设计50-56
  • 4.3.1 串行外设接口通讯50-52
  • 4.3.2 驱动时序分析52-53
  • 4.3.3 驱动程序设计53-55
  • 4.3.4 驱动模块仿真验证55-56
  • 4.4 调制波信号发生器56-59
  • 4.4.1 调制波生成时序分析56-58
  • 4.4.2 调制波生成程序58-59
  • 4.4.3 仿真分析59
  • 4.5 芯片使用中的编程控制59-62
  • 4.5.1 可编程增益放大器59-61
  • 4.5.2 可编程数字滤波器61-62
  • 4.5.3 模拟数字转换62
  • 4.6 FFT实现62-64
  • 4.6.1 FFT算法原理62-63
  • 4.6.2 FFT的IP核63-64
  • 4.7 本章小结64-6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6-67
  • 5.1 总结66
  • 5.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霞;于灏;;汽车防撞雷达对弯道行驶目标的车道识别[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1年03期

2 ;汽车倒车防撞雷达在四川问世并获国家金奖[J];人类工效学;1996年05期

3 贺乐厅,孙利生,翟羽健;汽车防撞雷达实验系统的研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3年03期

4 林栋;;欧盟汽车获准装备防撞雷达[J];轻型汽车技术;2005年02期

5 ;汽车防撞雷达[J];技术与市场;2006年02期

6 任亚欣;;汽车防撞雷达概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7期

7 吕光辉;张忍;;防撞雷达——汽车防碰撞系统的核心[J];汽车工业研究;2013年01期

8 张忍;吕光辉;孙明明;;防撞雷达——汽车防碰撞系统的核心[J];轻型汽车技术;2013年Z1期

9 程震先,,恽雪如;汽车防撞雷达的数据处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0 陆强,漆兰芬;汽车防撞雷达的研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俊祥;;毫米波车载防撞雷达技术[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邹涌泉;甘体国;;W频段机载防撞雷达收发分机[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胡南山;;毫米波远距离及近距离高分辨率防撞雷达的发展与应用[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印忠义;胡南山;;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的进展[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宣;汽车后脑勺上的眼睛[N];中国汽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方勇;W波段防撞雷达集成前端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徐涛;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3年

3 赵爽;汽车毫米波防撞雷达的研究与实现[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4 黄文奎;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宇;双频带/宽频带印制天线及车载防撞雷达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战;24GHz汽车防撞雷达天馈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童睿;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的多目标识别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周道逵;基于FPGA的车载毫米波雷达测距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吴永存;汽车主动防撞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6 王文钦;防撞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周立;汽车防撞雷达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冯聃;高速公路汽车防撞雷达信道分析[D];重庆大学;2003年

9 马玉贞;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防撞雷达抗干扰信号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10 王坤鹏;车载毫米波防撞雷达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14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014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