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局域共振声子晶体的车辆声能回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0:24

  本文关键词:基于局域共振声子晶体的车辆声能回收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车辆噪声 声能量回收 局域共振声子晶体 声局域化效应 多物理场耦合建模


【摘要】:近年来,微机电系统、无线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其电源多由化学电池供给,需要定期更换。回收环境中能量为无线传感器供电可减少化学电池使用量,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环境效益。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大,车辆噪声能量日益丰富,是良好的环境能量回收对象。本文提出采用压电—1/4波长管声子晶体回收车辆中、低频(1000Hz以下)噪声能量,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探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首先,基于单体1/4波长管声学阻抗特性,建立一维1/4波长管声子晶体数学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获得其能带结构,分析了各带隙产生机理,明确了第一带隙的局域共振特性;研究了支管间距、支管长度、主支管截面积比对该声子晶体能带分布的影响规律,所得结论可用于1/4波长管声子晶体局域共振频带设计。其次,建立了1/4波长管声子晶体声学有限元模型并研究其声局域化效应。通过分析得知,该结构声局域化模态出现在带隙起始、截止频率附近;探究了各结构参数对声局域化模态分布的影响规律,与传递矩阵法所得能带分布变化规律一致;提出以各支管声压放大倍数ASP,n和结构总体平均声压放大倍数TASP分别表征单个支管和整体结构的声局域化效果;分析了支管数量、支管间距、支管长度、主支管截面积比对声子晶体各支管和整体结构声局域化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可为高效声局域化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最后,针对固定结构和材料参数的压电—1/4波长管声子晶体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以预测压电振子负载电压的频率响应曲线并试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带隙起始、截止频率附近声电转化效果较好。搭建声能回收试验台,采集了声波激励下该结构压电振子负载上的电压信号,与数值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结构应用于车辆声能回收的可行性。本文旨在研究车辆噪声能量回收方法,所得结论可推广应用于低频宽带环境噪声声能量回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车辆噪声 声能量回收 局域共振声子晶体 声局域化效应 多物理场耦合建模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7.49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2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2
  • 1.2.1 车辆噪声频带分布特性13-16
  • 1.2.2 噪声能量回收研究现状16-20
  • 1.2.3 局域共振声子晶体研究现状20-22
  • 1.3 本文研究内容22-25
  • 第二章 车辆噪声能量回收机理25-42
  • 2.1 1/4 波长管声场分布特性25-30
  • 2.1.1 理想流体媒质中的声波动方程25-27
  • 2.1.2 1/4 波长管声共振特性27-30
  • 2.2 声子晶体及其理论基础30-34
  • 2.2.1 声子晶体的周期性描述31-32
  • 2.2.2 Bloch定理32-33
  • 2.2.3 声子晶体带隙计算方法33-34
  • 2.3 1/4 波长管声子晶体34-41
  • 2.3.1 传递矩阵法34-36
  • 2.3.2 1/4 波长管声子晶体带隙机理分析36-38
  • 2.3.3 能带分布随结构参数变化规律38-41
  • 2.4 本章小结41-42
  • 第三章 车辆声能回收结构声局域化效应分析42-62
  • 3.1 声学有限元理论42-44
  • 3.2 1/4 波长管声子晶体有限元模型建立44-45
  • 3.3 1/4 波长管声子晶体声局域化效应45-48
  • 3.4 结构参数对声局域化模态分布的影响48-50
  • 3.5 结构参数对各支管声局域化效果的影响50-58
  • 3.5.1 单元数目N51-52
  • 3.5.2 支管间距a52-55
  • 3.5.3 支管长度l55-56
  • 3.5.4 主支管截面积比r56-58
  • 3.6 结构参数对总体声局域化效果的影响58-61
  • 3.7 本章小结61-62
  • 第四章 车辆声能回收结构声电转化效应分析62-73
  • 4.1 压电动力学分析62-64
  • 4.1.1 压电振子的边界条件62-63
  • 4.1.2 压电方程63-64
  • 4.2 声电转化结构64-68
  • 4.2.1 压电振子置入方案64-66
  • 4.2.2 声—压电耦合分析与有限元建模66-68
  • 4.3 声电转化效果分析68-72
  • 4.3.1 压电振子模态分析68-69
  • 4.3.2 压电振子电压输出特性分析69-72
  • 4.4 本章小结72-73
  • 第五章 车辆声能回收试验研究73-81
  • 5.1 测试仪器与样品制备73-74
  • 5.2 试验方法及步骤74-76
  • 5.3 试验结果76-79
  • 5.4 本章小结79-8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81-84
  •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点81-82
  • 6.2 展望82-84
  • 参考文献84-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88-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殿龙,刘耀宗,邱静,王刚,温激鸿,赵宏刚;一维声子晶体振动特性与仿真[J];振动与冲击;2005年02期

2 王留运;熊滨生;王兴;;任意散射体二维声子晶体的带结构计算方法[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2期

3 曾广武;肖伟;程远胜;;多组声子晶体复合结构的隔声性能[J];振动与冲击;2007年01期

4 肖伟;曾广武;;基于波传播法的一维声子晶体禁带[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5 陈源;周敬东;周明刚;刘幺和;;周期性结构声子晶体研究概况[J];中国舰船研究;2007年04期

6 郑玲;李以农;A Baz;;一维声子晶体的振动特性与实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7 徐伟;;二维声子晶体带隙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5期

8 王海峰;凡友华;王海洋;周梦平;;多层一维声子晶体在建筑隔声中应用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08年04期

9 罗晓华;;弹性波与周期介质相互作用及声子晶体研究现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刘启能;;一维固-液平板声子晶体中弹性波的模式和带隙[J];振动与冲击;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健君;;通过组装胶体颗粒实现特超声子晶体[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陈久久;秦波;程建春;;二维表面波声子晶体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3 许震宇;沈琦;龚益玲;;一维声子晶体的数值和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刘晓峰;汪越胜;;夹层声子晶体板的缺陷态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吴英家;方庆川;凡友华;;新型声学材料——声子晶体的低频高效隔声性能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6 徐伟;汪越胜;;二维声子晶体的等效非局部连续介质模型[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刘耀宗;孟浩;李黎;温激鸿;;基于遗传算法的声子晶体梁振动传输特性优化设计[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祝雪丰;阚威威;程建春;;采用超晶格平面波展开和谐频响应法对硅基兰姆波声子晶体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9 周小微;程建春;;二维声子晶体中低频弹性波传播的有效速度[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10 汪越胜;;声子晶体波传播特性的参数表征及计算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张建列 通讯员 冯春;利用声波实现“隔空探物”[N];广东科技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科;声子晶体及声超常材料的特性调控与功能设计[D];武汉大学;2010年

2 阚威威;声人工结构对声波的调控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3 李鹏;声子晶体点缺陷模式及其传感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王敬时;人工复合材料中声表面波传输特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黄洋;周期结构中波传播行为的主动和被动调控[D];浙江大学;2015年

6 张洪波;声子晶体板的带隙调控及减振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7 赵浩江;声子晶体薄板结构及材料参数对振动带隙特性的影响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肖伟;声子晶体型周期复合结构禁带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顾永伟;局域共振声子晶体的优化设计与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蔡力;声子晶体弹性波传播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洋;二维组合声子晶体薄板振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沈耀辉;二维三组元局域共振型声子晶体稳态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邱春印;二维声子晶体的层间多重散射理论及声子晶体相关的应用设计[D];武汉大学;2005年

4 冯昆;二维三组元声子晶体低频稳态响应探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连坤;用于声子晶体检测的光外差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6 武维维;一维声子晶体透射谱的理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徐永刚;周期与非周期性一维声子晶体能带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胡爱珍;声子晶体缺陷态的温度控制及兰姆波禁带的低频调节[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9 徐超伟;基于钛酸锶钡铁电陶瓷的温度调控型声子晶体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10 朱兴文;一维固液声子晶体的禁带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2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072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1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