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行人交通事故的人体下肢损伤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真实行人交通事故的人体下肢损伤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事故统计分析 行人下肢 下肢有限元模型 长骨骨折 损伤机理 膝关节动态响应 膝关节损伤
【摘要】:在行人-车辆碰撞事故中,因为没有外部保护措施而使得行人成为易受伤害群体,事故伤亡率极高。事故调查数据显示,行人下肢是最易受损伤的部位之一,下肢损伤约占受伤总数的32.8%。虽然下肢损伤极少是致命损伤,但是它们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期甚至会造成永久性残疾。因此深入的了解行人下肢损伤生物力学特性对降低行人事故中的下肢损伤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行人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下肢损伤流行病学的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找出影响下肢严重损伤的显著因素;同时利用所改进和验证的下肢有限元模型来预测下肢长骨骨折,根据其碰撞过程和输出参数来说明下肢长骨骨折的损伤机理和耐受限度;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下肢小腿骨(胫骨/腓骨)骨折对膝关节动态响应以及膝关节损伤严重度的影响。为了实现本文的研究目的,首先基于GIDAS事故数据库中404例带有行人下肢损伤的事故案例,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中的碰撞速度,行人参数(年龄、身高以及体重)和汽车前部结构设计参数(上保险杠高度UBH,下保险杠高度LBH,保险杠伸出长度BL以及发动机罩前缘高度BLEH)对行人下肢AIS2+损伤,胫骨/腓骨骨折以及膝关节AIS2+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碰撞速度和年龄是影响行人下肢AIS2+损伤的两个主要参数。车辆参数中的下保险杠高度和发动机罩前缘高度也是影响下肢AIS2+损伤的显著因素。车辆碰撞速度、行人年龄和下保险杠高度是影响行人胫骨/腓骨骨折的显著性因素,而行人年龄、体重以及发动机罩前缘高度是影响膝关节AIS2+损伤的显著性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区道路限速以及汽车前部结构的改进提供指导性建议。接着,本文基于一名欧洲50百分位成年男性下肢解剖学结构,利用软件Hypermesh10.0改进了一个能够反映行人下肢生理学特征的有限元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包括骨骼系统(骨盆、股骨、胫骨、腓骨、髌骨以及足骨)以及软组织系统(主要肌肉,皮肤、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韧带以及主要的肌腱组织)。并利用已发表的行人下肢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对该模型的生物逼真度进行了验证,验证实验包括长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准静态以及动态三点弯曲试验,大腿以及小腿的动态三点弯曲实验,膝关节的四点弯曲和三点弯剪实验,以及整个下肢模型的弯曲和剪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下肢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所对应的尸体实验吻合较好,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可以用于后续的行人下肢损伤机理以及损伤预测的研究。然后,在GIDAS事故数据库中选取了两起带有行人下肢损伤X扫描光片的事故案例,采用下肢有限元模型对真实交通事故中下肢长骨骨折进行了预测研究损伤机理分析。利用多体模型对所选取的事故案例进行了事故重建,来得到下肢碰撞的边界条件,比如,碰撞速度,碰撞位置以及碰撞方位。接着,建立了车辆与下肢碰撞的有限元模型来进行长骨骨折预测。最后对比仿真输出的损伤结果以及真实记录的损伤状况。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下肢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下肢长骨骨折的类型和较为精确的骨折位置。仿真中所得到的胫骨骨干,腓骨骨干以及股骨颈部位的耐受弯矩极限分别是304N.m,19.8N.m以及318.8N.m。该下肢模型能够重现真实交通事故中的下肢动力学响应过程,并可以用于预测下肢长骨骨折。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小腿骨骨折与无骨折时的膝关节动态影响过程来说明小腿骨骨折对膝关节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并通过对比能够预测膝关节损伤的预测参数(膝关节剪切位移、弯曲角度以及韧带所承受的力)来研究小腿骨骨折对膝关节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小腿骨骨折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动态响应;并且小腿骨发生骨折后,膝关节的剪切位移和弯曲角度都会减小;小腿骨发生骨折后,MCL所承受的拉力要减少20%。这说明:在交通事故中,小腿骨发生骨折会减少膝关节的损伤风险。这要求在开发下肢冲击器时,需要设置小腿骨骨折。综上所述,对交通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下肢损伤的显著性因素,可以为汽车前部结构参数设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文中所建立的下肢有限元模型具有较高的生物仿真度,可以用于研究交通事故中的长骨骨折预测以及下肢损伤机理的研究。最后,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小腿骨骨折会对膝关节的动力学响应以及损伤风险产生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7.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孔亢;陈可;黄俊明;刘咏萱;;行人下肢生物力学仿真及腿部仿形器研究现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冯茹;刘卉;;疲劳对下肢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研究进展[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2 马晓莹;;中药浸泡对下肢损伤患者康复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曹宏丽;;中药足浴及热敷对下肢损伤患者康复疗效观察[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邓兴国;;动态平衡康复健身仪的研究[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丙雨;基于真实行人交通事故的人体下肢损伤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2 蒋小晴;基于人体有限元模型的汽车前碰撞中驾驶员下肢损伤生物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翟广凤;基于行人下肢有限元模型的碰撞响应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2 刘秀;振动训练对下肢损伤大学生肌肉功能状态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3 刘宇豪;油门踏板对驾驶员下肢损伤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6年
4 蔡志华;行人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下肢损伤的有限元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陈辉鹏;汽车前碰撞中驾驶员下肢的动力学响应和损伤防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7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13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