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隔振衬套对后驱非独立悬架性能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7 15:39

  本文关键词:隔振衬套对后驱非独立悬架性能的影响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橡胶衬套 非独立悬架 运动学 多刚体动力学 仿真分析


【摘要】:伴随着橡胶衬套在悬架系统中的大量使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悬架性能参数会随着轮胎的上下跳动或在外加载荷作用下而产生运动学上的变化,这对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但是橡胶衬套对提升车身舒适性和NVH性能方面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本文对某款SUV的非独立后悬架建立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橡胶衬套的刚度变化对悬架性能的影响。首先,运用ADAMS/Car专业模块建立了该非独立后悬架的运动学模型,以车轮定位参数(前束角、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轴距和轮距的变化、悬架侧倾中心高度等悬架性能参数为评价指标,以左右车轮平行跳动和反向跳动作为输入进行仿真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衬套刚度对悬架运动学性能的影响。其次,基于灵敏度分析理论,选取了对上述悬架性能参数影响较大的上下控制臂的前后硬点坐标以及横向推力杆的左点硬点坐标为试验因子,运用ADAMS/Insight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硬点坐标对悬架运动学性能影响较大的硬点。使用ADAMS/Insight优化算法进行了悬架运动学性能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悬架的运动学性能得到了改善。最后,运用CATIA软件建立了该悬架的三维几何模型,在ADAMS/View模块中定义悬架元件属性,创建轮胎、螺旋弹簧和减振器等元件,添加铰链和橡胶衬套等约束建立了非独立后悬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运用ADAMS/View和ADAMS/Vibration模块对悬架动力学模型分别进行了时域分析和正弦扫频激励下的频域响应分析,得出了悬架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及其振型,并研究了改变上下控制臂、横向推力杆和减振器等元件的衬套刚度等因素对悬架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育林,张小明,金群;基于UG的SF32601型自卸车运动学分析与仿真[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年05期

2 张晓超;董玉红;;基于MATLAB/Simulink的机器人运动学仿真[J];现代制造工程;2005年S1期

3 王君;刘军;;“三维复杂机械运动学仿真”中高速图形建模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5期

4 卞学良;杜清;马振书;李珂;;危险弹药机器人机械手运动学仿真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06期

5 柯尊凤,杨竞,范云,朱青;专用电动车模型的建立及运动学仿真[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5年05期

6 黄美发;钱广;罗伟钊;陈邕;;城市生活垃圾分拣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与仿真[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2年01期

7 王吉岱;连金玲;;气动式除冰机器人及其运动学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05期

8 高福华,,甘建国,朱玮,干东英;圆柱式缩放步行机构分析及运动学仿真[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9 王树新,高超,刘又午,范鹏;基于运动学的机械多体系统动态视觉化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孙传祝;;沙滩摩托车前桥传动系的建模与运动学仿真[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广;黄美发;罗伟钊;;城市生活垃圾分拣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王经坤;艾兴;张进生;黄克正;;石材异型加工设备虚拟运动的仿真[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3 高自成;徐学林;闵淑辉;陈飞;;竹席自动编制机的运动学仿真研究[A];2007全国木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玉振;魏忠良;;基于虚拟样机的雷达倒竖机构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覃世军;宋云涛;姚达毛;李格;曹磊;周自波;鲍立曼;;ITER遥控部件转运车双密封门运动学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6 崔峰;姜芳;葛汉林;;人字架结构运动学仿真[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凤娟;仿人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的运动学与力学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宝岩;翻抛机翻抛装置的仿真分析[D];广西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兆明;隔振衬套对后驱非独立悬架性能的影响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4 王继承;打瓜取籽机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及优化设计[D];石河子大学;2013年

5 王金师;6R/300切削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雷超;一种3自由度自动钻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燕山大学;2013年

7 刘冬梅;步行爬坡机整机设计及运动学仿真[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8 程伟;基于OpenGL月球车运动学分析与仿真[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张焕;六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学分析及仿真[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10 曹文祥;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虚拟人手的模型建立及运动学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3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153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