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强化汽油机进气及燃烧过程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型强化汽油机进气及燃烧过程优化研究
【摘要】: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油耗排放法规,发动机的强化程度不断提高,导致了缸内热负荷加大,进一步增大了爆震的趋势,因此对发动机燃烧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国内某企业1.3TGDI汽油机概念设计平台的基础上,正向设计开发一台满足国五排放法规的小型强化三缸1.0TMPI汽油机。基于该发动机燃烧系统的开发,采用正向工程的研究方法,重点对进气道、燃烧室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通过CFD仿真计算分析,实现了新一代汽油机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原机进气道基础上,采用CFD仿真分析的手段,优化设计了新的进气道方案。通过增大原机进气道短边转角曲率半径,提高分叉位置及进气道等截面设计最终得到进气道优化方案,并进行芯盒制作及气道芯盒试验。数据显示,优化方案平均流量系数比基础方案提高了10.50%,平均滚流比为1.658,满足预期开发目标。其次,对基础方案燃烧系统进行三维瞬态模拟,基础方案燃烧系统由基础方案进气道和原机燃烧室组成。结果表明,基础方案燃烧系统缸内形成强烈的滚流运动,缸内瞬态滚流比峰值为2.75,缸内平均湍动能峰值为247.13 m2/s2,火花塞球形区域内平均湍动能峰值为311.91m2/s2。火焰面传播迅速,但湍动能中心严重偏向进气,导致燃烧偏向进气,增大了发动机爆震的倾向。再次,通过修改进排气阀masking的深度和位置,取消燃烧室中的GDI喷油器搭子,对燃烧室进行优化设计。进气道优化方案分别与5种燃烧室方案共同组成了燃烧系统的5种优化方案。三维瞬态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方案5缸内瞬态滚流比高于其它优化方案,缸内瞬态滚流比峰值为2.09,缸内平均湍动能峰值为189.29 m2/s2,火花塞球形区域内平均湍动能峰值为302.85 m2/s2。湍动能中心居中,火焰传播迅速且均匀,燃烧质量好。因此,优化方案5选为最终燃烧系统优化方案,并进行样机的试制。最后,将燃烧系统基础方案和优化方案应用于样机的试制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的目标值,累计放热量持续期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较为接近,从而对上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4.1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扬州发电有限公司5号炉燃烧系统改造取得圆满成功[J];江苏电机工程;2003年02期
2 ;第四部份 燃烧系统及性能调整[J];小型内燃机;1971年02期
3 陈士尧;魏熔;孙秀;王彩华;;双卷流燃烧系统在1150B柴油机上的应用[J];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93年04期
4 陆卫东;优化燃烧系统 提高喷塔产量[J];中国设备管理;2000年11期
5 向楠;;电厂低氮燃烧系统改造探讨[J];电站系统工程;2013年02期
6 陈丹之;低速燃烧系统的稳态工况的模化法则[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0年04期
7 史绍熙 ,赵奎翰 ,许斯都 ,付茂林;一种新型柴油机燃烧系统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81年04期
8 朱元宪,胡国栋,周尚忠,于践;伞喷燃烧系统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9 任新生;;燃烧系统中的节能问题[J];北京节能;1987年Z2期
10 杜嘉陵;周龙保;;燃用纯甲醇周向分层燃烧系统试验研究[J];贵州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彩芳;冯翠荣;;管式炉燃烧系统改造实践[A];2010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海波;;燃烧系统改造对提高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分析[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曹文花;郭永奎;李海涛;李硕;;330MW机组锅炉低氮燃烧系统改造[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敬;崔丽丽;;变频器在钢包烘烤器燃烧系统中的应用[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5 杨玲玲;;基于Matlab的燃烧系统虚拟仿真[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6 饶文涛;杜军;张鹤声;;工业炉蓄热燃烧系统的开发[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柳成亮;;“W”型火焰煤粉炉低NO_X燃烧系统改造探讨[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冯宗田;曹磊;;浅析电厂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调整[A];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萍;曾令可;程小苏;王慧;邓毅坚;麦振华;李永福;;预混式二次燃烧系统的节能减排效果[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10年
10 张健;晋国栋;何国威;;三股射流燃烧系统的大涡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白茂槐 通讯员 亓伟娜;中冶东方研发的双燃料燃烧系统通过鉴定[N];中国冶金报;2011年
2 ;达涅利新建燃烧系统研究与实验中心[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3 王建新;奥运火炬这样诞生[N];人民日报;2007年
4 贺红卫;现代热气球[N];中国航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礼勇;高效清洁燃烧系统管理控制单元的开发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苏立旺;柴油机侧卷流燃烧系统混合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熊杰;氧燃烧系统的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分析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熊杰;氧燃烧系统的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分析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剑;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特性与建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何旭;基于喷雾撞壁的TR燃烧系统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燕军;基于两次喷射的汽油缸内直喷式燃烧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高海洋;QHCCI(准均质充气压缩点燃)燃烧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明;交叉孔喷油嘴与双层分流燃烧系统的喷雾和燃烧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玉贺;燃烧系统结构对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3 康晴茜;燃烧系统优化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4 刘英;台山600MW机组锅炉低NO_x燃烧系统改造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5 向璐;基于CFD仿真分析开发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6 许之兴;小型强化汽油机进气及燃烧过程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7 刘琛;基于专家决策模型的燃烧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孙琦;甲烷高温贫氧燃烧系统的模拟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董鹏博;直喷式柴油机双层分流燃烧系统参数匹配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李必成;数据挖掘集成模型的火电站燃烧系统控制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62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16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