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车辆的主动防撞预警模型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夜行车辆的主动防撞预警模型仿真研究
【摘要】:在对夜行车辆主动防撞预警进行研究时,由于周围环境及路面不可预测,使得夜行车辆采集的信息存在模糊性,传统的建模算法,主要采用感知周围事物的方法进行建模,没有考虑到在实际的夜间行驶时车辆的动态制动减速信息对建模造成的干扰,存在建模误差大的问题,提出采用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夜行车辆的车辆主动防撞预警建模方法。对夜行环境及路面类型进行动态识别,确定所得到的动态制动减速度,分析前后两辆车的精确制动时间和车辆制动的过程,建立不同状态下的夜间临界跟车距离模型,获取模型中关键的夜行车辆行驶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再将信息传输至融合中心,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对信息进行融合,获取安全距离值,建立精确的夜行车辆的车辆主动防撞预警模型。仿真结果证明,改进卡尔曼滤波的夜行车辆的车辆主动防撞预警建模方法能够准确预报夜间车辆行驶的安全状态。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基金】: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152102310369)
【分类号】:U463.6
【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随着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追尾碰撞事故发生率的增高,车辆的主动防撞预警系统成为了交通领域内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1-3]。而车辆的主动防撞预警模型的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国内外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常规的车辆主动防撞预警模型没有考虑到夜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元;机动车超车防撞观察镜[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 ;西班牙研发防撞人监测系统[J];广东公安科技;2008年04期
3 马宁;;防撞梁的X档案[J];产品可靠性报告;2010年08期
4 王占强;;拆穿防撞梁的神话[J];世界汽车;2011年07期
5 徐虹;沈永波;孟佳;李欣;谷诤巍;;热冲压成形车门防撞梁组织和性能研究[J];锻压技术;2011年06期
6 ;校车有望装上“自动防撞器”[J];商用汽车;2012年12期
7 李昕哲;防撞驾车技巧[J];汽车与安全;2005年03期
8 倪晗;赵宏;褚怀德;张忠君;;汽车前后防撞梁弯曲实验研究[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2003年04期
9 王海容,欧阳光耀;高速行驶汽车安全防撞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俞雄;;格尔顿攻克世界防撞技术难题[J];轻型汽车技术;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永盛;单忠德;庄百亮;姜超;刘萌;李杰;;喷砂工序对汽车热冲压防撞梁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A];2011年“天山重工杯”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暨第五届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国勇;潘俊;蔡汉琛;矫青春;陈东;邓卫东;袁焕泉;;轿车前防撞梁设计[A];“广汽部件杯”广东省汽车行业第六期学术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石成 记者 蒋维胜;首款汽车自动防撞器面市[N];中国质量报;2014年
2 ;防撞预警系统可提前向司机发警告[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3 冀星 仇方迎;汽车自动防撞器能否形成一个新产业?[N];科技日报;2002年
4 记者张弘通讯员杨渭源;全智能汽车自动防撞器世界领先[N];工人日报;2002年
5 尚钢;载货汽车车尾缓冲防撞架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00年
6 商报记者 钱瑜;一汽丰田陷产品召回困局[N];北京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志刚;交通领域中毫米波探测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克建;汽车车门防撞梁结构改进与优化[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王东保;汽车前门防撞梁结构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韩洋;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防撞预警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4 丁海凤;汽车主动防撞预警系统雷达信号处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张玉泉;汽车智能防撞报警系统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静;轿车后防撞梁低速碰撞特性仿真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7 王家岭;校车后防撞钢梁碰撞性能仿真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8 张爽;汽车侧向防撞预警系统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康康;车门防撞梁热冲压试验研究与材料性能梯度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贺大松;汽车纵向防撞报警系统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6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19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