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动汽车 驱动防滑 最优滑转率 模糊控制 变比例因子
【摘要】:当今社会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双重考验,电动汽车因为使用电能并且可以实现零排放而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电动汽车还存在着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续行里程不足等问题。电动汽车在不同路面上行驶,受到路面附着条件的限制,经常会发生驱动轮过度滑转的现象,这种现象降低了电动汽车的驱动效能。本文针对电动汽车防滑驱动控制做了如下的工作:首先,基于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建立电动汽车模型,根据电动汽车的组成原理、受力分析、能量传递关系等建模,建立了包括整车模块、车轮模块、主减速器模块、变速器模块、功率总线模块和蓄电池模块模型。其次,基于电动汽车动力学模型和轮胎模型识别最优滑转率,利用测量出的电动汽车实际车速、车轮转速和车轮角加速度,计算出电动汽车的实际滑转率和实际路面附着系数,同时利用不同路面下的轮胎模型,计算实际滑转率下的不同路面的理论附着系数,将实际路面附着系数与理论路面附着系数进行对比,进而识别出当前路面的最优滑转率。最后,基于模糊控制实现最优滑转率实时控制,把电动汽车的滑转率误差和误差导数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驱动力矩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变量,模糊控制器根据设定好的规则进行控制,实现电动汽车运行在最优滑转率状态,另针对模糊控制器比例因子调节困难的问题,设计了变比例因子的控制器,经过仿真验证分析,模糊控制和变比例因子模糊控制均可以较高精度将滑转率控制在最优滑转率,而且变比例因子模糊控制比纯模糊控制在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方面性能更好。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9.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博;孙仁云;;基于状态特征因子的路面识别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2012年06期
2 王博;孙仁云;张霞;;基于路面识别的汽车纵向主动避撞系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11期
3 靳立强;王庆年;宋传学;;电动轮驱动汽车的最佳车轮滑移率实时识别[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4期
4 张建龙;张建武;袁明;殷承良;;混合动力汽车操纵稳定性模糊控制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20期
5 刘力;罗禹贡;李克强;;基于归一化轮胎模型的路面附着系数观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5期
6 周斯加;罗玉涛;黄向东;符兴锋;;4WD电动车的滑转率识别及防滑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张弦;罗禹贡;范晶晶;肖磊;李克强;;电动车辆驱动防滑控制方法的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7年03期
8 徐延海;;基于轮速的路面状态识别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3期
9 张永波;陆化普;刘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对策[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齐志权,刘昭度,张景波,马岳峰;New Method of Road Surface Identification in Anti-Lock Braking System[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237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23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