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AMS的轿车操纵稳定性建模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ADAMS的轿车操纵稳定性建模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ADAMS 建模 操纵稳定性 仿真分析 评价
【摘要】:本文以国产某型号轿车为研究对象,以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为目标,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包括麦弗逊式前悬架、纵臂扭转梁式后悬架、转向系统、车身(简化)、制动系统、轮胎、动力系统等在内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其中,所研究车型的后悬架采用了纵臂扭转梁式结构,为更加准确的模拟原型车在各种试验工况下的真实情况,应用HyperMesh将后轴体总成进行有限元处理,得到模态中性文件(MNF),利用刚柔耦合的建模方法在ADAMS中建立了后悬架模型。在整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参照GB/T6323-201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进行包括蛇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转向盘角脉冲输入、转向回正性能、转向轻便性、稳态回转等在内的六个项目试验工况的仿真,对仿真试验数据加以处理及分析表达。其中,由于ADAMS/Car中所设立的有关操纵稳定性的仿真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不能很好的与我国现行的GB/T 6323-2014所规定的项目和方法对应,所以对部分试验根据国标中的要求和本文所研究车型的具体参数,通过编制控制文件的方法加以实现,具体编制的控制文件有:稳态回转试验驱动控制文件、蛇行试验驱动控制文件和驱动参数文件、转向轻便性试验驱动控制文件和驱动参数文件。按照QC/T 480-1999《汽车操纵稳定性指标限值与评价方法》对各试验项目进行计分评价及整车操纵稳定性综合计分评价,依此评判该轿车的操纵稳定性的优劣。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1.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坤;范例;司利增;;车辆操纵稳定性能评价仿真系统设计[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孙丽;刘永臣;张二坤;;车辆操纵稳定性评价的改进网状图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06期
3 林克龙;陈宪明;刘志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及其试验方法探讨[J];专用汽车;1992年04期
4 原田宏;刘书城;;操纵稳定性技术的回顾——对操纵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尝试[J];轻型汽车技术;1997年02期
5 王良模;尹浩;魏雪军;章骏;赵振东;;某轻型越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仿真分析[J];轻型汽车技术;2005年10期
6 李文杰;丁玉兰;简小刚;;基于安全行驶的人车系统操纵稳定性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年02期
7 朱学斌;高峰;;多轴车辆操纵稳定性研究[J];汽车技术;2008年08期
8 袁明;管西强;李松波;张建武;;基于预计误差方法的车辆操纵稳定性模型辨识[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9 陈士安;顾彬彬;邱峰;何仁;李春;;车速变化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英文)[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10 黄世伟;屈玉峰;赵传林;;半挂运输车操纵稳定性的蛇形试验仿真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孟昕;徐中明;陈志军;;两轴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初步分析[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二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刘喜东;马建;;汽车非线性开环系统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指标的探讨[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小飞;魏朗;;虚拟试验技术在车辆操纵稳定性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电子技术分会第七届(2006)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亚南;周瑾;李辉;雷龙;;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丽;储江伟;施树明;邹玉凤;;车辆纵向加速度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侯炜;杨亚娟;刘红领;张德超;;车辆定半径稳态回转仿真试验方法研究[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潘筱;刘永;杨爱军;;ADAMS在汽车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潘筱;刘永;杨爱军;;ADAMS在汽车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省汽学会理事会议资料[C];2006年
9 刘喜东;马建;;Matlab下的国产大客车操纵稳定性研究[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秦东晨;赵红宇;陈立平;钟毅芳;;面向SUV车型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动态优化设计研究[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栏目主持 黄震;汽车的操纵稳定性(续)[N];当代汽车报;2006年
2 栏目主持 黄震;汽车的操纵稳定性[N];当代汽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春;8×8轮毂电机驱动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秦钢;四轮轮毂电动车操纵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曹建永;基于人—车—路闭环系统的汽车操稳试验及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邢如飞;乘用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郑军;新概念车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6 秦东晨;面向运动型多功能车操纵稳定性的建模、仿真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张浩;客车操纵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孙丽;基于操纵稳定性的混合动力客车平顺性评价与优化[D];江苏大学;2012年
9 晏愈光;大型客车非线性操纵稳定性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韦超毅;拖挂式房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海松;基于整车操纵稳定性的悬架硬点优化[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朱若城;提高半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的参数优化匹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童启明;汽车最速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指标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佼;扭转梁悬架优化及整车操纵稳定性分析[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5 邢天龙;汽车悬架K&C特性分析及其EDBS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刘勇;基于操纵稳定性的N2车型底盘结构改进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4年
7 王维;汽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协同研究与仿真实现[D];吉林大学;2016年
8 牛子孺;提高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转向系参数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9 来翔;某特种越野车行驶动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许庆卫;转向盘中间位置操纵稳定性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44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24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