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释热机理及电热耦合模型

发布时间:2017-12-11 08:39

  本文关键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释热机理及电热耦合模型


  更多相关文章: 锂离子电池 释热机理 电热耦合模型 内部温度


【摘要】:分析了锂离子电池放电过程中的温度特性及其释热机理,利用充放电测试仪对其在不同倍率放电过程中电池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电池内阻及开路电压温度系数,分析了电池内部温度受不可逆热及可逆热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可变产热速率的电热耦合模型,并在实验中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电池内部温度的多项式函数估算方法,通过与仿真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要求,为电池管理系统在线估计电池内部温度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2014C31017) 浙江工业大学校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2013XZ008)
【分类号】:U469.72;TM912
【正文快照】: 电动汽车是人类新一代的清洁交通工具,与普通内燃机汽车相比,具有无污染、噪声低及节省石油资源的特点。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比功率和比能量高、充放电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点,在电动汽车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作为化学电源,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时伴随着复杂的化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侃;朱聪;曾诚;蔡凤田;杨超;;基于电化学模型的电动公交车续驶里程预测及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08期

2 李斌;常国峰;林春景;许思传;;车用动力锂电池产热机理研究现状[J];电源技术;2014年02期

3 曹金亮;张春光;陈修强;李虹;;锂聚合物电池的发展、应用及前景[J];电源技术;2014年01期

4 罗飞;褚赓;黄杰;孙洋;李泓;;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Ⅷ)——负极材料[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年02期

5 张建平;韩熠;刘宇;朱群志;;储能钠硫电池保温层优化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6 杨祥军;马军;李爱魁;刘飞;;基于Flotherm软件的退役电池箱设计[J];电源技术;2014年12期

7 林春景;李斌;常国峰;许思传;;不同温度下磷酸铁锂电池内阻特性实验研究[J];电源技术;2015年01期

8 匡勇;刘霞;钱振;郭成龙;黄丛亮;饶中浩;;锂离子电池产热特性理论模型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5年06期

9 洪思慧;张新强;汪双凤;张正国;;基于热管技术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年11期

10 程洪正;张立军;阮丞;刁坤;;锂离子电池温度场相似准则推导与有限元验证[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段冀渊;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评价技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2 江剑兵;高温长寿命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陈建超;粘接剂与隔膜力学行为对锂离子电池失效及安全影响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佛法纳(FOFANA);插电式混合动力关键部件散热机理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郑岳久;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一致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6 刘仲明;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及热管理的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策园;纯电动汽车锂动力电池组温度场特性研究及热管理系统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2 赵卫兵;电动车锂电池热管理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段瑶娟;动力锂离子电池包热场分析与散热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宇;半导体制冷及其在动力电池热管理中的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簿胜民;锂离子电池制造及其材料[J];青海科技;2001年03期

2 陈立泉,黄学杰;“方形锂离子电池,相关材料及物理过程”获重大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02期

3 刘建睿;王猛;尹大川;黄卫东;;高能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07期

4 夏君磊;赵世玺;周振平;张仁刚;刘韩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方法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1年09期

5 戴燕珊,冼巧妍,黄振茂;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J];电池工业;2002年05期

6 高一兵;锂离子电池嵌入式化合物的研究[J];电池工业;2002年Z1期

7 胡广侠,解晶莹;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因素[J];电化学;2002年03期

8 廖如红;新型智能锂离子电池测试仪的研制[J];计量技术;2002年03期

9 薄胜民;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J];无机盐工业;2002年05期

10 徐保伯,刘务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及其市场[J];电池;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静;于申军;陈志奎;何显能;周永超;李贺;;水分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崔少华;杨晓民;;圆型锂离子电池渗液不良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李琳琳;王斌;吴宇平;T.van Ree;;甲基苯基二-(甲氧二乙基)硅烷用作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添加剂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4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A];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部分单位会员成果汇编[C];2005年

5 高一兵;;锂离子电池嵌入式化合物的研究[A];中国电池工业协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黄学杰;;锰系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刘强;唐致远;;钛酸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8 金慧芬;高俊奎;张绍丽;;锂离子电池热箱模型[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胜强;;方型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改进[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唐致远;刘强;陈玉红;贺艳兵;;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剂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碧玛;动力锂离子电池要抓住发展机遇[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颖;深圳锂电产量已占全国六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冯健;动力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制约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记者 赵t熻,

本文编号:1277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277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