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汽车论文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双时滞半主动悬架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9 18:22

  本文关键词: 车辆半主动悬架 时滞反馈控制 统一目标函数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出处:《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四自由度半车悬架控制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双时滞反馈优化控制的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引入时滞减振控制技术,应用时滞动力吸振器的减振机理和振动系统的幅频特性,建立基于车身加速度和俯仰加速度的统一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快速寻优特点获取最优时滞反馈控制参数,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悬架系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随机激励下,双时滞反馈控制通过优化调节双时滞控制参数可以减小车身垂直加速度和俯仰加速度,相应的均方根值比被动悬架分别降低15.10%和22.48%,车身振动得到有效衰减。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时滞的车辆悬架模型不仅提高了模型建模精度,双时滞反馈控制更有效提高悬架的减振效果,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为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Abstract]:Aiming at the control model of four-degree-of-freedom semi-vehicle suspension, a control method of semi-active suspension based on two-time-delay feedback optimization control is proposed. The time-delay damping control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Applying the damping mechanism of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with time delay and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f vibration system, the unified objective function based on acceleration and pitch acceleration of vehicle body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time-delay feedback control are obtained by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suspension system under Matlab/Simulink environment show that, under random excitation, double time-delay feedback control can reduce the vertical acceleration and pitch acceleration of vehicle body by optimizing the control parameters with two dela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ehicle suspension model with time dela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modeling accuracy, but also reduce the RMS value by 15.10% and 22.48, respectively. Double time-delay feedback contro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amping effect of suspension and improve the ride comfort of vehicle.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semi-active suspension control system and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280)
【分类号】:U4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龙,周孔亢,李德超;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技术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2年01期

2 谢俊,刘军,郭晨海,马履中;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多目标遗传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3年05期

3 杨波涛,王庆丰,夏仲凯;液压半主动悬架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01期

4 尹丽丽,高婷婷;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1期

5 王世明,李天石,贾鸿社;半主动悬架的试验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J];机床与液压;2004年06期

6 陈龙;汪若尘;江浩斌;周立开;汪少华;;半主动悬架及其控制系统的时滞控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24期

7 尹丽丽,高婷婷;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8 王志勇;樊文欣;;关于车辆半主动悬架技术的研究[J];山西科技;2006年01期

9 任勇生;周建鹏;;汽车半主动悬架技术研究综述[J];振动与冲击;2006年03期

10 赵研;寇发荣;方宗德;;汽车天棚控制半主动悬架模型仿真与性能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佳;王洪礼;葛根;;汽车半主动悬架振动的随机分岔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许佳;王洪礼;葛根;竺致文;;二自由度汽车半主动悬架随机振动的首次穿越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3 郑玲;高轶男;周忠永;;非平稳行驶条件下汽车半主动悬架复合控制方法研究[A];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精选[C];2013年

4 郑玲;高轶男;周忠永;;非平稳行驶条件下汽车半主动悬架复合控制方法研究[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方子帆;邓兆祥;阮登芳;朱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6 姚嘉凌;闵永军;蔡伟义;;车辆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滑模控制试验研究[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余淼;董小闵;李锐;廖昌荣;陈伟民;;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研究及道路试验[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祝世兴;王海军;王鹏;;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车辆半主动悬架的联合仿真[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9 董小闵;李祖枢;余淼;廖昌荣;陈伟民;;仿人智能控制及其在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中的应用(英文)[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八分册)[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刊)][C];2009年

10 赵永香;申永军;田佳雨;;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动力学分析[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也辰;基于路面识别的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许佳;汽车半主动悬架的首次穿越与随机最优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余淼;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董小闵;汽车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仿人智能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5 袁传义;半主动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及其优化设计[D];江苏大学;2007年

6 梅雪晴;轿车半主动悬架构件的疲劳可靠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祝辉;基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汽车底盘集成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吴参;车辆半主动悬架非线性特性与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仕生;车辆可变阻尼减振器半主动悬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胡庆玉;基于IPSO-BP网络的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排排;轿车半主动悬架的参数优化及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武鹏;车辆半主动悬架鲁棒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3 金泉;汽车半主动悬架的智能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辉;车辆半主动悬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赵开林;汽车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7年

6 吴西;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悬架与ABS的协调控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7 李明;汽车半主动悬架可变阻尼减振器的结构及阻尼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盛立志;基于刚度和阻尼可调式新型减振支柱的半主动悬架性能及其与整车匹配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9 祖广浩;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史密斯预估器—泰勒级数扩展LQG时滞补偿控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周瑜;某轿车车身姿态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98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1498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c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